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112篇
丛书文集   380篇
教育与普及   19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6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569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利用一维全沙数学模型,对10年设计水沙系列及稀遇洪水进行泥沙计算.分析了太原市汾河河道治理工程的演变规律,提出了淤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2.
园路在太原汾河景区空间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路在太原汾河整个景区的规划设计中是中枢神经系统。文章阐述了该工程中景区园路的设计理念以及园路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了园路铺设原则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3.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亟待加强治理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编制《甘肃河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笔者在石羊河流域进行了专程调研 ,所见所闻令人忧心。石羊河流域人口与水资源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民勤绿洲岌岌可危 ,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治理保护 ,民勤会很快变为第二个罗布泊!一、生态环境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石羊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 ,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27m3。究其原因 ,一是来水减少 ,二是需水量急剧增加 ,三是用水技术落后。当地群众总结为“上游流失水、中游浪费水、下游蒸发水、城市污染水”。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 ,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局…  相似文献   
104.
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动态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是一种新入侵森林害虫。在广东,每年有4~5代,以4代为主。种群增长指数越冬代最大,Iδ=5 16,第3代次之,Iδ=1 67,第1、2代较低,分别为0 98和0 74。每年5-7月自然种群密度最大,8月中下旬后,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9、10月密度最低,11、12月密度逐渐回升。温度、降雨和针叶营养成份N、K质量分数对自然种群密度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22~28 5℃范围内,雌虫平均寿命、存活率、产卵率和中、高龄若虫的存活率都随温度增加而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 9590,-0 9920,-0 9660,-0 9970,-0 9980(P0 05=0 9500,P0 01=0 9900)。连续降雨24h雨量20mm以上,能大幅度降低中、低龄若虫的存活量,降雨前后中低龄若虫数量变化极显著(F值为8 92,P<0 01)。但对已固定的雌成虫和高龄若虫影响不明显。种群密度大小与针叶中N、K质量分数成正相关,与N质量分数的相关极显著,平均每梢雌虫密度为23~137头时,r=0 8630(P0 01=0 8343),平均每梢雌虫2~45头时,r=0 9620。受害松针中N、K质量分数和未受害松针中的N、K质量分数的差异也极为显著,t检验,N的t值为3 6978(P0 05=2 776),K的t值为3 2407。温度、降雨和针叶养分(N)的变化综合作用,对湿地松粉蚧雌虫平均寿命、存活率、产卵率和若虫的存活率有极明显影响,是造  相似文献   
105.
激励效用及其测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激励效用传统测度理论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激励效用的科学定义应该为受激励者对激励目标的满意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效用函数理论,建立了激励效用测度模型,即在对激励者和受激励者做出理性和完全信息条件假设下,受激励者的单目标激励效用可以用激励因素水平变量、受激励者对激励因素的现实拥有水平、和期望得到的水平的效用函数进行测度。受激励者的多目标激励效用则可以按照加法规则,对各单目标激励效用进行加权平均:其权数由各受激励者的人性特征决定。  相似文献   
106.
北宋的漕运水道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漕运水道与前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放射型运河网,即汴河、淮南运河、江南运河、黄河、察河、广济河以及御河等。为了确保大规模漕运的正常进行,北宋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因地制宜地对各漕运水道加以治理,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北宋灭亡后,大部分水道因失去了必要的维修,而导致湮灭、荒废。  相似文献   
107.
当代黄河治理大业中的观念变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治黄事业至今已走过整整50年不平凡的历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取得了几十年伏秋不决口的显著成绩,因而为世人所瞩目。然而,到目前为止,黄河这条在历史上长期被认为是“中国之忧患”的河流还远没有得到根治。现有的治黄工作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同时,黄河水资源不足以从根本上满足全流域工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其固有矛盾正日趋尖锐。由黄河下游持续断流所带来的新河势,更是当代黄河治理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所有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都预示着今后的黄河治理,已需…  相似文献   
108.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根据治理后重金属的去向将其分为两大类: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去除的技术;土壤滞留-脱离食物链的技术。按照治理方法的原理作了进一步划分,分类评述了各种方法的运用前景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建立粮食中害虫活动声的无规声源模型,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成虫分别在小麦、大豆和玉米中的爬行声以及赤拟谷盗成虫、黑菌虫(Alphitobius diaperinus Panzer)成虫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成虫分别在小麦中的爬行声进行采集.研究了爬行声信号的功率谱特征.结果表明,害虫在粮食中的爬行声功率谱为离散谱,其特征不仅受害虫种类影响,而且与粮食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污染废气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为控制和整治大气污染,“九五”以来,我国在污染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大气污染的防治也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