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7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119篇
丛书文集   612篇
教育与普及   5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3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1316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761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1046篇
  2010年   1103篇
  2009年   1201篇
  2008年   1179篇
  2007年   1260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774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746篇
  2002年   605篇
  2001年   601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本文主要以具体实例的形式详细地阐述了在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中[定向]设计图表和[框架]设计图表的个性化制作方式,对提高本软件的使用率和使其大众化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燃气轮机的小岛运行是指燃气轮机在与主电网解列的情况下,带厂用电运行,从而保证了电厂的安全运行。一般来讲,燃气轮机的MAEK-V在出厂时并没有安装适合于该运行方式的程序,需要在电厂的现场对其进行程序修改,才能适应这种运行工况。本文就这一主题,给出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93.
科学创造性思维在特征上表现为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互补,在思维方式体现为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的有机结合,其思维主体必须做到知、情、意相统一。  相似文献   
94.
文学可以使人们在语言文字的暗示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从文学与艺术的关系、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来阐述文学语言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从而通过文学艺术的熏陶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9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创新素质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创新素质的形成、内容及其培养途径,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对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下读者服务的重心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莉  聂仁凯 《科技资讯》2005,(23):154-154
网络环境下,基于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在发生着巨大变革,图书馆事业正在向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方向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为顺应读者服务的发展规律,为有效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心开始转移,也正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图书馆事业中的开始体现。在此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心转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
艺术概括是塑造优秀文学形象的重要手段 ,它的基本方式是必须融会在个性书写过程中 ,以个性书写为形态。艺术概括包涵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 ,即 ( 1)通过个性概括同类现象的共同特征 ;( 2 )通过个性深入揭示内在本质 ;( 3 )通过个性显示深广的社会意义。达到这三个层次 ,文学形象便可获得深厚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98.
编者按:面对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关键是要扬长避短.我国人多地少,因此,凡是需要大面积耕作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大都是我国农业的短处,但凭借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多样性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以特殊自然条件为依托的特色农业却是我们的长处.  相似文献   
99.
把教学方法当作一个多度性的概念,其基本特征包括:知识的来源、学生独立认识水平和教学实践活动的逻辑方式。按照这样的理解就可以把教学方法作为一个体系对待。通常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般是在某一方面或某项内容上进行的:在知识的来源方面(主要的教学法专家有佩罗夫斯基、列姆别尔格、雷科夫等);在提出问题的水平方面(主要的教学法专家有斯卡特金、列尔涅尔等)。最近几年才对另外的一种(双重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探索(主要的教学法专家有阿列克休克、列维娜、马赫穆托夫等)。在全苏改进教学方法的研讨会上(1997年)大多数教学法专家开始承认了方法多度性的概念。但是,怎样把教学方法的不同特征统一起来呢?其中哪些特征可以构成教学方法和体系呢?一般来说,分析知识来源依赖于人接受信息的规律性;关于教学方法的特征,就其逻辑基础而言,取决于思维加工的规律性;衡量提出问题的水平依赖于培养积极的独立思考能力的习题数。由于教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着多种因素所制约,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干差万别的。教学法专家为了使人们易于了解和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应  相似文献   
100.
物理规律学习的思维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学高中物理觉得不易入门,学过3年高中物理往往把物理规律公式化、模型化.没有真正理解物理这门学科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思维障碍,只有排除这些障碍,才能使物理规律的学习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