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9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通过接合转移将一个带有阿泊拉抗性基因和双交换臂的穿梭质粒pJTU609导入井冈霉素高产菌株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jinganggensis)DX546中,将负责井冈霉素A生物合成最后一步糖基转移中的糖基转移酶基因valG置换突变,多聚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valG被阿泊拉霉素抗性基因成功置换,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证实突变株的发酵产物中井冈霉亚基胺A的产量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2.
SEM-25与环糊精(CD,Cyclodextrin)的包合反应有选择性,可分别与α-CD和γ-CD作用形成“管型”多聚准轮烷,但与β-CD不发生作用。分别用FT-IR、XRD、1HNMR等方法对包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环糊精不仅可以与SEM-25的聚氧乙烯主链段形成准轮烷,还可以与其端基上的苯基形成包合物。  相似文献   
33.
氮源及其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用含有不同浓度的NO-3和NH4 在叉培养基中对三角褐指藻进行培养,测定了其生长及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以NH4 为氮源时三角褐指藻的比生长速率大于硝酸钠;在NH 4为2.1 mmol/L时三角褐指藻达到最高比生长速率.三角褐指藻的主要脂肪酸是14: 0、16:0、16:1和20:5n-3(二十碳五烯酸,EPA).以NO-3为氮源时,EP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含量随着NO-3浓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1.0 mmol/L时的EPA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比达到最高(16.9%).当氯化铵浓度大于3.9 mmol/L时,EP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比随浓度的增加较大,在8.0mmol/L达到26.1%.  相似文献   
34.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压脉冲电场(PEF)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C)活性及构象的影响.PG的活性随电场强度和脉冲个数的增加而降低.荧光光谱分析表明:PEF处理后PC蛋白的荧光发生不同程度的荧光淬灭,在高电场条件下将发生荧光峰的位移.另外,PG酶活性下降和荧光淬灭趋势一致,但呈非线性关系,说明酶构象改变与酶活性变化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采用常规低温性能试验和Superpave低温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性能,对比分析了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应关系,并采用小梁弯曲试验和冻断试验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研究了沥青胶结料与混合料低温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不同低温性能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PPA掺入减小了沥青的延度和劲度模量,老化对PPA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显著;应变能密度指标表明PPA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PPA复配SBR的改性沥青低温效果要优于SBR改性沥青;冻断温度与冻断强度能较准确地评价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36.
通过基因工程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15b-R9-FOXM1(1-234aa),转化大肠杆菌建立构建表达R9-FOXM1(1-234aa)的菌株.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和His-tag亲和纯化手段,规模化制备纯化穿膜肽R9-FOXM1(1-234aa),获得的蛋白的纯度达到90%以上.用R9-FOXM1(1-234aa)穿膜肽处理不同的肿瘤细胞,通过MTT实验研究其细胞效应.结果显示:当R9-FOXM1(1-234aa)穿膜肽的浓度达到2mM时,肿瘤细胞的死亡率为50%左右.实验表明穿膜肽R9-FOXM1(1-234aa)抑制不同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潜在蛋白类药物.  相似文献   
37.
花椒籽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花椒籽的结构及主要成分,对比了花椒籽油的几种生产工艺,包括传统的压榨法、浸提法和超临界萃取法,介绍了花椒籽在食用、药用、工业方面的应用,并指出改进花椒籽油提取工艺;合理利用花椒籽残渣;开展花椒籽油联合精制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8.
水稻mRNA多聚腺苷化信号位点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颖  高晨曦  韩斌 《科学通报》2006,51(7):819-826
大部分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涉及到mRNA前体的分裂/多聚腺苷化, 在3′-末端形成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为了研究水稻mRNA前体多聚腺苷化过程所必需的poly(A)加尾信号、下游调控元件和poly(A)位点等序列的特点, 用3′-末端带有poly(A) 的EST与全长cDNA序列进行比较, 建立了一个来自9953个基因的、覆盖12969条poly(A)位点两侧各40碱基序列的数据库. 结果发现, 只有7.9%的mRNA使用AAUAAA作为加尾信号, 超过60%使用AAUAAA的1~2个碱基变化的序列作为加尾信号, 11.5%的mRNA使用AAUGAA及其单碱基变化的加尾信号. 在约25%的mRNA的3′-末端存在多个poly(A)位点. 在90%的mRNA前体的加尾信号下游都能检测到富含U/GU的调控元件, 尤其在以AAUAAA的多碱基变化序列作为加尾信号的mRNA前体中, 半数以上都能在poly(A)位点两侧检测到下游调控元件. 而且, 这些调控元件的位置对poly(A)位点的选择有限制作用. 总之, 虽然水稻mRNA加尾信号的保守性较低, 但大量下游调控元件的存在保证了多聚腺苷化过程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9.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了48例丙型肝炎、26例乙型肝炎及12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HGV)RNA,结果表明我国肝炎患者中存在HGV感染;HG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它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丙型肝炎患者中,HGVRNA的检出率为10.4%,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8%,而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的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为33.3%,HGV与其他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可加重肝脏的损害,HGV感染是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标志均阴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0.
报道了10羽鸡、8头猪内脏器官、骨胳肌、脂肪组织中生育酚(Toc)、脂肪和高级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分析结果;并讨论了α-Toc与PUFA之间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