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传统模糊集贴近度公理化定义的改造,使得粒集的格贴近度反映两个粒集之间的接近程度。对实例分析后,给出基于粒计算满足正态分布的一种格贴近度函数及其相关定理和证明,方便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72.
多模态逻辑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算子,且算子间不可归约。多模态公理化系统的可分离性是指已知任意多模态公理化系统及其语言中的任意算子O,能否得到与O相关的子公理化系统?或者,具有何种性质的多模态逻辑系统可以看作是多个(单)模态逻辑系统的叠加?通过考察多模态公理化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性质,表明不包含交互作用的多模态公理化系统是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7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加依赖多模态话语进行交际,多模态话语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主要涉及多模态话语理论探讨,视觉语法应用,多模态外语教学实践探索等。文章分析了近十年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4.
文章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ELAN软件对口语诗《广岛》中的话语文本、音韵特征和语伴手势进行了分层标注、统计和分析,研究不同模态如何互动耦合来动态构建多模态隐喻。从统计结果来看,在多模态隐喻构建中,言语、音韵特征和手势基本上同步,实现了时空耦合;言语提供解释,手势形象地表示源域指明动作的产生和结果,音韵特征突出言语的中心内容,三种模态相互作用并贯通成和谐的整体,通过语义耦合和语境耦合形象地揭示了隐喻思维,突出了语篇的主题。  相似文献   
75.
本文将多模态理论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相联系,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探索多模态理论应用于精读课程中的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6.
针对天线伺服位置环路校正控制,在传统的PI控制上,加上模糊控制,实现位置环路多模态控制。在位置误差较大时,利用大比例控制,在位置误差小于一个阀值时,采用PI控制,在中间位置采用模糊控制。此种多模态控制,比单用PI控制,具有响应快,超调小,稳态误差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7.
证明了量子光学中一个十分有用的指数算符恒等式,并应用这一恒等式求出了粒子数表象中光场的单模压缩真空态和双模压缩真空态的态函数.  相似文献   
78.
针对间歇过程数据的多模态与动态特性共存带来的故障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双近邻标准化(WDNS)的稀疏加权邻域保持嵌入(SWNPE)算法.首先,在寻找样本双层近邻的基础上加权得到加权双近邻集,用加权双近邻集信息标准化样本,将多模态数据处理为单一模态分布,消除多模态中心点差异,解决多模态特性;然后,考虑到NPE算法不能...  相似文献   
79.
基于实验方法的多模Mesh网络多跳传输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无线Mesh网络的发展必须解决骨干链路多跳传输性能下降的难题。基于Linux开源代码构建多跳无线Mesh网络实验床,分别在嵌入式平台和x86平台下,对多模无线Mesh网络的多跳传输问题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对多跳传输性能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实验分析,从而找出影响骨干回传链路性能的一些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0.
为系统探究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在对抗攻击下的鲁棒性,采用3种经典对抗攻击方法(快速梯度符号方法、投影梯度下降和动量迭代快速梯度符号方法)、2种模态数据输入(视觉和语音)和4种不同的数据特征融合方法(特征相加、特征拼接、多模态低秩双线性和多模态Tucker融合),对比各种组合下模型的性能表现,研究影响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鲁棒性的内在因素.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最大化的多模态防御方法,通过减少输入模态特征中的冗余信息提升模型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非线性特征融合及双模态数据输入组合下,模型抵御对抗攻击效果最佳;在应用互信息最大化防御方法后,模型性能及抵御攻击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