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7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TiO2单独使用时存在吸附性差、易聚集、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流延法制备了TiO2/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复合膜,用XRD、IR及SEM对复合膜进行了结构形貌表征,并测量了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同时以甲基橙为模型物,研究了复合膜在紫外光照下催化其降解的性能。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使复合膜的羟基峰向低波数移动,但不改变其X-射线衍射峰,却使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增大。同时TiO2与PVA、CS相容性较好;紫外光作用下,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复合膜光催化甲基橙降解反应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2.
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天然竹纤维和高度剥离的大豆蛋白/蒙脱土(SPI/MMT)复合材料为原料,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讨论了SPI/MMT的加入对于MMT在纤维素基体中分散程度的影响.通过XRD,SEM,TG,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结构及MMT的加入对于纤维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MT含量小于6wt%时,可以形成剥离或插层结构的纤维素/SPI/MMT纳米复合材料,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气体阻隔性能.  相似文献   
73.
通过两层复合制得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研究了其对乙醇-水混合体系的分离性能,并比较了壳聚糖膜、聚丙烯酸钠、褐藻酸钠及聚离子复合膜对乙醇-水二元体系和乙酸-丁醇-乙酸丁酯-水多元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聚离子复合膜适于作膜反应器的膜材料.  相似文献   
74.
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Ge-SiO2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射频共溅射技术和后退火的方法,制备出埋入SiO2基质中的Ge纳米晶复合膜(nc-Ge/SiO2)。用XRD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试,未经退火的样品呈现非晶状态,600℃退火后的薄膜中开始有Ge纳米晶粒出现。研究了薄膜的Raman散射光谱,发现了其红移和宽化现象。测量了薄膜的光致发光谱,所有样品都在394nm处发出很强的光,随着Ge纳米晶粒的出现,样品有310nm和625nm处的光发出,其强度随晶粒平均尺寸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75.
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多孔醋酸纤维膜为支撑体制备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研究萘普生模板分子与丙烯酰胺单体摩尔比及成膜溶剂种类等对分子印迹复合膜的膜通量、膜选择结合性以及膜分离选择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萘普生模板分子与丙烯酰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10时,以四氢呋喃为成膜溶剂,在光引发条件下制得的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对萘普生和酮洛芬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在25℃时,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膜通量达19.7 L/(m2.h),萘普生/酮洛芬的结合选择性因子1α为2.8,萘普生/酮洛芬的分离选择性因子2α为5.6。  相似文献   
76.
在渗透汽化放大试验装置上,针对乙醇水体系,考察了板框式膜组件的结构合理性和大面积复合膜的稳定性,研究了不同料液流量、料液浓度和料液温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膜分离性能稳定,膜分离性能在料液流量为02~080L/s的范围内基本不变,并且总渗透通量及水通量的对数值与料液浓度、料液温度的倒数分别呈线性关系;超薄板框式膜组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效地抑制了膜料液侧的浓差极化。  相似文献   
77.
以聚四氟乙烯浓缩分散液为制膜液,采用涂敷工艺在金属纤维烧结膜基体表面制备了一层有机薄膜,使膜的平均孔径从基体金属膜的10~15μm降低至有机/无机复合膜的0.1μm左右,考察了制膜工艺条件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选择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备了供膜萃取工艺使用的复合膜材料,即改性金属膜  相似文献   
78.
聚砜—钛复合微孔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聚砜(PS)超薄微孔膜为表皮层,以钛(Ti)多孔管为基质的复合微孔膜体系。重点讨论了铸膜液中PS浓度、添加剂浓度,凝胶液组成以及保存介质对膜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膜工艺,研制的复合膜滤器在制药工业试用中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9.
采用浇铸浸渍法制备了PVA-x%ZrP(磷酸锆)(x=10, 15, 20)复合膜. 采用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TA)对膜进行表征. 考察复合膜在不同电流密度(0~70 mA/cm2)下的膜压降和对VO2 /VO 2离子的渗透性. IR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膜中ZrP与PVA间产生相互作用, 使得PVA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复合膜在165~170 ℃之间出现强吸热峰, 这是由于磷酸锆脱去结晶水及PVA分子内脱去化学吸附水, 于220 ℃开始出现一个较强的放热峰, 表明PVA的分子内羟基缩合脱水和磷酸锆开始发生相变. 复合膜的膜压降除了与电解液硫酸浓度有关外, 还与其中的ZrP含量有关, ZrP含量增加, 膜压降也提高, 但离子选择性也增加, 表明复合膜由其微结构中的电解液导电逐步向ZrP导电过渡;所制备的复合膜中, PVA-15%ZrP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0.
以硝酸铝、正硅酸乙酯(TEOS)、氧氯化铝(ZrOCl2·H2O)、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溶胶;并在基底上涂膜、干燥、烧成,制成了有担载体的复合膜.应用SEM和XRD和压汞法等测试技术对Al2O3-SiO2-ZrO2-TiO2复合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孔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溶胶性能和烧成制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