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钱小妹 《科技信息》2008,(21):224-225
长期以来,高职护理专业一直从属于医学专业,在护理科学已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今天,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一面日渐凸显,近几年教改工作虽在不断进行,但一些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就教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32.
概论材料与产品设计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材料科学技术与产品设计发展之关系,材料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素材,又通过产品设计来展示材料美.  相似文献   
33.
杨庆平 《科技信息》2011,(7):253-253
《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从教学中注重机电一体化内涵,整合、充实、简化教材内容,课堂讲授与讨论并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4.
王丽丽 《长春大学学报》2010,(9):119-120,12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两课"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讲授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笔者的经验,以期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5.
由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历史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软实力要求极高,本文借鉴约瑟夫·奈软实力的概念,重新界定教师教学软实力的内涵,并分析了影响教师软实力的提高的三个因素,最后提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软实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6.
张潇潇  刘波 《科技信息》2012,(18):155+157-155,157
本文对华南理工大学2009-2010-2《概论》课考试卷从难度、区分度、信度及效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了试卷的质量,指出《概论》与数理化课程试卷在命题、评价机制方面的异与同,对《概论》课以及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命题、评价机制和学生成绩评定等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世纪老人钟敬文教授心怀浓浓的“民俗学情结” ,自 1 92 2年 1 9岁开始采风迄今 ,已献身民俗学 77个春秋。他以科学务实的精神 ,不停步地跋涉前进 ,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的全国学科带头人 ,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38.
中学语文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颁布后对高校汉语言文学类课程体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课程模式下学生群体的需求,其中语言学概论课程弊端重重,本文特别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群体的特点来重新审视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9.
PBL教学模式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可以整合运用到高职院校《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在运用PBL模式进行《旅游学概论》的教学时要遵循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评价的反馈修改等规律。  相似文献   
40.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4):104-106
伏牛山地区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华夏民族孕育、繁衍的生息之地。这一地域的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此,进行专门研究:从对伏牛山文化圈概念的提出到对该地区所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梳理和研究,历时数年,汇集成《伏牛山文化概论》一书。本书是伏牛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