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81.
对北大别西南部"罗田穹隆"中超高压榴辉岩进行了变质岩石学研究,发现其中含有褐帘石和氟磷灰石.褐帘石主要以包体形式产出于石榴子石中,富含稀土元素,部分已退变为绿帘石;氟磷灰石主要以包体形式产出于石榴子石中或存在于基质中,产出于石榴子石中氟磷灰石具有较高的F含量(~3 wt%),而基质中氟磷灰石大多数具有磁黄铁矿针状出溶体及相对低的F含量(~1wt%).根据石榴子石中与褐帘石、氟磷灰石共生的包体矿物组合以及氟磷灰石中较高的F含量,证明它们形成于超高压条件下.由此提出了罗田榴辉岩曾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282.
番茄的不同基因型对组培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番茄的11个不同的基因型品种,进行了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发现不同基因型的植株再生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我们从中筛选出2个具有高再生能力的基因型品种,为进一步开展番茄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优良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283.
采用多点试验,研究了7个春性二棱啤酒大麦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主要麦芽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试点间、品种间差异显著,且试点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糖化力、库尔巴哈值和α-氨基氮的基因型效应要比环境效应影响大,而蛋白质含量和麦芽浸出率的环境效应要比基因型效应影响大。相关分析表明,浸出率和α-氨基氮显著负相关,糖化力与α-氨基氮显著正相关,库尔巴哈值与α-氨基氮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糖化力和α-氨基氮显著正相关,与浸出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84.
杜甫写于安史之乱中的组诗<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题材与主题大致相同,但是又显示着各不相同的美学特点.文章从微旨侧重、虚实相生、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论述了它们的区别.这对现代诗坛中的广大作者如何培养创作个性不无借鉴.  相似文献   
285.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IEF-PAGE),对有代表性的王浆蜂蜜双高产的"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浙意,Ea)和中国本地意蜂(本意,Eb)、美国意蜂(美意,Em)、澳大利亚意蜂(澳意Eo)、意大利意蜂(原意,Ee)等5个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品种试飞前的幼龄工蜂进行了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杂合度和纯合度的研究。由a、b、c3个等位基因编码的MDH图谱第二区带应有的a/a、a/b、a/c、b/b、b/c和c/c6种基因型,在Ea、Eb、Ee3种意蜂中全部出现;在Eo中出现a/b,a/c,b/c,c/c4种,在Em中出现a/c,b/c,c/c3种。联列表独立性检验结果,5个意蜂品种间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杂合度、纯合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86.
解脲支原体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的培养、基因分型、不同人群基因型与致病性的关系及UU药敏作了综述.根据UU特定片段的基因序列可设计引物对脲原体进行基因分型.解脲支原体主要分为2个种,14个基因型.UU在健康人群中主要以细小脲支原体(U.parvum,Up)为主,且以1、3、6型为主;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及性工作者中Up的分离率明显降低,解脲脲支原体(U.urealyticum,Uu)分离率升高,该现象表明Uu的出现可能与疾病相关,故UU分型对发病机制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7.
脂尾(臀)性状是绵羊逆境生存之需的必要性状,其在尾臀部位大量囤积脂肪的分子机理仍不明晰。为此,本研究以国外新近报道的X染色体一处可能与尾脂性状关联的SNP为研究对象,检测该位点在我国尾型极端差异的阿勒泰羊、湖羊以及细毛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验证该位点是否可作为1个有效的分子标记应用于低脂绵羊新品种培育。成功地扩增出了含绵羊X染色体59327581位点SNP的385bp片段,并采用PCR—SSCP方法进行SNP分型,后DNA测序只鉴定出1种基因型。结果表明,我国脂臀型阿勒泰羊、短脂尾型湖羊以及长瘦尾型中国美利奴羊在X染色体59327581位点处无多态性,说明我国绵羊X染色体59327581位点不能作为选育低脂绵羊品种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88.
金刚石矿石的选矿和实验大都采用跳汰选别的方法进行,该文论述了影响金刚石跳汰选别的三大因素:跳汰机的结构、入选物料的性质和跳汰机的操作因素等,供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89.
以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和甲酸摩尔比、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和甲苯摩尔比、反应时间为考虑因素,对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甲酸酯的合成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分析.结果表明,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与甲酸摩尔比是差异显著因素,该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1:5,醇与甲苯的摩尔比为1:7,反应时间为1.0 h,反应温度为25~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重复实验,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甲酸酯的GC含量为95.41%.  相似文献   
290.
Male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urine contains kinship inform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mical commun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kin selection and mate choice in mammals. The covariance of odor-genes of rodents has been documented and kinship odor has been proposed and termed, yet little is know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kinship odors. Giant pandas (Ailuropoda melanoleuca) rely substantially 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 to mediate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compounds in the urine/anogenital gland secretions, we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the chemical profiles of anogenital gland secretions and urine via lineage construction and GC-MS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We found that information about kinship odors was present only in the urine of male adults in the mating season but absent in the non-mating season. Adult females and all sub-adults did not have such kinship odors in either mating or non-mating season. Therefore, kinship odor in the panda was contingent on age, sex, and seas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about the condition-dependent expression of kinship odor, which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panda conservation in relation to chemical communication and sexual sel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