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88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447篇
系统科学   505篇
丛书文集   1429篇
教育与普及   10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4篇
现状及发展   82篇
综合类   32344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08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04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76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960篇
  2013年   1752篇
  2012年   2342篇
  2011年   2686篇
  2010年   2647篇
  2009年   3113篇
  2008年   3186篇
  2007年   2950篇
  2006年   2140篇
  2005年   1645篇
  2004年   1471篇
  2003年   1404篇
  2002年   1163篇
  2001年   1137篇
  2000年   765篇
  1999年   494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阐述了西部地区文献信息资源重组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文献信息资源重组的条件,并提出了文献信息资源重组的措施。  相似文献   
83.
编者按     
高新区作为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肩负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广东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为广东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4.
在应用与推广的研究中我们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为指导,把体验型课型教学成果应用到生化、生化检验技术两门课程的教学中,介绍了此项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及所取得的实践效果,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证明此项科研究在这两门课程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高业艳 《科技资讯》2008,(11):114-114
本文主要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初步探讨和分析,以及当今教学中理解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因入手,并结合了跨文化交际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转变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6.
从通识教育目的所界定的通识教育内涵出发,结合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通识教育的理念,强调整体培养功能,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7.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和突破口。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内涵、培养的目的和意义、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03、04级电信专业部分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就业岗位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调查。从社会需要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出发,研究二者的互动关系。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要力求尽相吻合出发,提出了自己浅显思路。  相似文献   
89.
《大自然探索》2007,(9):5-5
它是全球最大和最不同寻常的龟种之一,科学家以为它很可能已经灭绝,但最近却惊喜地在柬埔寨湄公河附近发现了它的踪迹。它——就是以其柔软的龟背和流线型体形而闻名的坎特巨龟。科学家已经决定把湄公河的这一无污染地区作为坎特巨龟的重点保护区,以拯救这一严重濒危的稀有物种。  相似文献   
9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全民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为了这项伟大战略任务的完成,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业科普期刊要自觉承担起支农惠农信息传播的重任.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入采访报道,拓宽服务领域,精诚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报刊宣传实务的经验,试述新形势下农业科普报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