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10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702篇
系统科学   876篇
丛书文集   554篇
教育与普及   2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3篇
现状及发展   105篇
综合类   12834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10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59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843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1006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09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数据库中图像存储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阐述BLOB数据类型,并利用该类型来完成图像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和查询操作,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的文件目录下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2.
X射线数字化仪在弹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制了采用CCD逐行扫描技术的X射线数字化仪,与Scandiflash射线源构成瞬态脉冲X射线诊断系统,并将之应用于弹道研究。该数字化仪采用光电成像器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A/D转换,图像复原等技术,可以同时捕捉到弹道过程中4个时刻的弹道轨迹图像。  相似文献   
133.
介绍了YD-601型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采用计算机接口及内存映射等技术,实现了320×240的16色位图彩色图像显示。  相似文献   
134.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基于关键字的信息检索技术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CB IR)应运而生.本文主要讨论CB IR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图像的内容特征及提取、特征之间的相似度计算、相关反馈、检索性能的评价等等,并指出了一些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5.
n次积分C半群的扰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当C具有非稠值域时,n次积分半群与一次积分C半群的扰动理论基础上,推导出n次积分C半群的扰动理论,并在不同条件限制下证明仍然有n次积分C半群的Phillips扰动理论成立.  相似文献   
136.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量表验定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图像检测的应用逐渐成为许多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对原有的图像采集、检测系统——量表验定系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调整了系统的结构。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在对图像边缘检测上应用了亚像素插分,提高了精度。投入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压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据压缩的必要性,说明了利用小波分解和重构进行数据压缩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分解与重构,实现了对图像的压缩,对不同闽值下采用不同小波压缩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8.
本为曾吉等人的章(献[1])的继续.曾的章推广了单模情形下分次环的Clifford直接理论.得到了对有限生成半单分次模情形下的Clifford直接理论.在此基础上.将单模上分次环的Clifford转移理论推广到有限生成半单模上的分次环的Clifford转移理论.  相似文献   
139.
水滑石与氢氧化镁纳米晶的液相法制备及其生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纳米晶镁铝水滑石Mg6Al2(OH)16CO3·4H2O与 Mg(OH)2 的液相法制备及其物相变化.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在制备温度分别为30 ℃的低温和190 ℃的高温,可获得纯度大于99%的氢氧化镁针状纳米晶,在45~150 ℃的中间温度范围,可获得纯度大于 99%的镁铝水滑石针状纳米晶.合成温度由35 ℃提高到45 ℃时,生成物相由氢氧化镁变成镁铝水滑石相;合成温度由 170 ℃提高到190 ℃时,生成物相由镁铝水滑石相变成氢氧化镁相.提出低温时生成物的变化与瞬间生成无定形态的Mg(OH)2 有关,无定形态的Mg(OH)2 沉淀为Al13(OH)7 32 中铝离子以及CO2-3 扩散进入Mg(OH)2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高温时生成物的变化,是由于温度的升高,使含结晶水的镁铝水滑石纳米晶中间层中的高极性水分子堆积所要求的一定的物理条件受到破坏所致.  相似文献   
140.
球团粒度大小对球团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采用基于小波理论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出一种在线测定堆积球团粒度的方法,解决了球团图像识别的关键问题--球团的边界提取.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球团粒度在线检测系统,输出信号可反馈控制配料和造球机的工作,以便生产出高质量的球团矿.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计算的粒度分布及平均粒度与实际粒度分布及平均粒度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