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这一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有经济的理论观点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探索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思想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有经济的认识经历了萌芽产生、逐步成熟、丰富发展的过程。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和发展公营经济进行了国有经济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22.
23.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公用事业的国有化程度都较高,随着国有经济效益下滑、管理机构膨胀和政府运行效率日益低下,公用事业民营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建国以来,公用事业一直是国家垄断经营,政府供给是以计划安排为主,缺少竞争,而且公用事业过度依赖政府投  相似文献   
24.
利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推导出了度量投入要素劳动和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纳长春市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从而得到了国有和非国有经济中,投入要素劳动和资本比例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模型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长春经济良性发展的建议,即要保证国有资本和非国有劳动的高效率性,同时还要指导非国有经济的行业走向、技术含量等。  相似文献   
25.
韩国依靠国有经济创造的“汉江奇迹”长期阻碍韩国发展。为此.韩国从三个方向完成了对战略产业的股权社会化改造.为知识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韩国专利申请的大量落加恰恰发生在这种股权社会化改造结束之后。与韩国类似.山东是我国国有经济对社会资源“挤占效应”最明显的沿海省份之一。但山东的战略产业远未实现股权的社会化改造,山东的“知识产权崛起”发生在股权社会化改造结束之前.而且主要由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推动这种崛起。山东的发展要注意学习美国、日本。在一开始就依靠“自由企业制度”实现企业股权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6.
我国公有制表现形式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现阶段更多地表现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要体现公有制主导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即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因此,要加快国有经济的改革步伐,改造成含有国有经济成分的多种经济成分的股份制经济,使公有制主体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多元到一元再到多元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工业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迁是由工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的,因而是符合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但是,目前也存在着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不稳固,非国有经济、尤其是外资经济控制了一些重要行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未来的深化工业所有制结构改革中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分析了在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国有经济要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时会遇到的各种障碍,包括经济性障碍、制度性障碍。而国有经济集中力量进入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也会遇到进入障碍。现实中,国有经济的退出障碍或困难程度要大于国有经济的进入障碍。  相似文献   
29.
通过几种图表和解释,论述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利用图表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概括性强等特点,力图正确、辩证地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布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30.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在进行革命战争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发展公营经济。从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公营经济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公营经济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建国前党对公营经济的探索,对于我国当前推进国有经济改革,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