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在英语单语词典、英汉双语词典的编纂中,一直存在着是以规定主义原则还是描写主义原则为指导的问题。在从17世纪初至今的大约四百年中,英语单语词典编纂经历了由规定主义到描写主义的大转变。20世纪一、二十年代才起步的我国的英汉词典(特别是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则经历了由规定主义到规定主义与描写主义相结合的转变。事实表明:就英汉学习词典编纂而言,纯粹的描写主义是不适宜的,是弊大于利的,甚至是不可行的:而规定与描写相结合的做法则是适宜而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虚空”的智慧思辨—对《传道书》双重主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圣经《传道书》中传道者用智慧的语言揭示了世俗的虚空,表现出浓重的悲观情绪和各种疑惑,但是这种消极的悲观思想与其肯定的积极享乐主义不是自相矛盾的,也不是绝对的虚无主义。他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了以上帝为中心的人生道路,教导人们以超脱的视角看待一切。  相似文献   
993.
安东·威伯恩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勋伯格学派中成名最晚但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位。人们将他去世后的20世纪50年代称为“威伯恩十年”,这说明了后期的作曲家对他的极大推崇以及威伯恩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在音高、节奏、配器、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概括的分析和研究,试图说明威伯恩的创作与传统的联系,对当代技法的巩固和对未来风格的预示。  相似文献   
994.
中国行政组织信息系统采纳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是电子政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借助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指导,从制度影响的角度构建影响行政组织信息系统采纳意图的因素,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组织高层支持、群体文化、上级部门强制压力和潜在使用者强制压力进行实证研究,最终结果表明组织高层支持、群体文化和潜在使用者强制压力对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从东方主义视角解读电影《喜福会》,首先讨论了西方电影中的东方主义情节以及《喜福会》中的东方主义画面,然后从电影与华裔作家两方面展开分析,旨在反思电影中的东方主义要素,构建文明的、积极的中国文化,从而追求中西文化交流的融合与和谐。  相似文献   
996.
胡适认知、理解、解释老子的"道"应用了三种路径,即科学主义、实用主义、进化主义.因为此三种路径的应用,胡适提出了一些独特而新颖的观点:"道"是一种假设、"道"是一种过程、"道"意味着"天人不同类"等;也因为此三种路径的应用,胡适关于老子"道"的理解和解释存在诸多的偏颇:"道"含有阻碍科学发展的特性、"道"具有"重虚轻实"的特性、"道"具有"尚古淡今"的特性、"道"及其德性是无法证实的虚名等.因此,胡适关于"道"的认知、理解和解释,完全是科学主义方法的实践,而在科学主义方法应用过程中,"道"的人文内涵被无情地消解.  相似文献   
997.
在学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意识被淡化甚至被驱逐的20世纪的美国坛上,化诗学论们重新张扬了历史意识,强调了化系统对于社会及学构成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坚持恒动的社会历史观、本主义的化观及社会与学的互动、互构说,是此论已经呈现出的理论精神之所在。此论论既吸取又间离于多种化新说,但还未能建构出自己的理论大厦。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心智因果与随附因果的讨论成为因果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助机制的概念,本文分离并说明这些讨论中所关注的是实际的性质因果,进而分析了这一讨论中两位主要学者伍德瓦德与钟磊的干预主义因果理论,指出其优劣;最后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更为简洁的干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可能更适于分析实际的性质因果.  相似文献   
999.
在莱布尼茨、丘奇和图灵等人所奠定的计算的数理理论的基础上,数字计算机诞生,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将其命名为人工智能。受逻辑与数学的影响,这一时期人工智能主要遵循计算主义的建构方法将认知看作符号计算,但这一做法遭到了强烈的哲学批判,随着日本第五代计算机计划的幻灭,计算主义彻底陷入低谷。事实上,计算主义以其符号表征和符号操纵的方式已然实现了对人的计算智能的建模。由于计算智能是人类智能的重要部分,因此构建强人工智能离不开计算主义。不过这些批判也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经典计算主义需要新方向、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老证据问题起源于美国当代哲学家格莱莫尔针对贝叶斯主义所提出的责难,该问题所展示的困境是,贝叶斯认证理论似乎不能解释此前已知的证据如何给受检假说提供新的支持.本文从分析格莱莫尔论证的前提着手,指出他没有恰当区分已知事实与背景知识以及没有留意贝叶斯检验模型对于多理论竞争框架的承诺是导致老证据问题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贝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