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1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522篇
系统科学   86篇
丛书文集   679篇
教育与普及   8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1篇
现状及发展   65篇
综合类   1335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702篇
  2008年   871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731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79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本文就有机化学教学中,苯的磺化反应历程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2.
利用歧化反应来设计不同的化学电池,这些电池的电池反应是相同的,但各个电池的E值却不相同,因为同样的化学反应虽然要求吉布斯函数变相同,即ΔG=nFE,但n值可以不同。  相似文献   
43.
掌握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必须了解分子中各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是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电子效应主要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前两种效应是讨论分子中原子间通过σ键或π键的传递而产生的影响,后者是讨论非键合原子间通过空间传递所产生的影  相似文献   
44.
45.
介绍了丙酮缩二甲醇的合成方法及其主要用途,概要地报道了合成丙酮缩乙二醇及以此为原料合成丙酮缩二甲醇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46.
聚苯胺的掺杂反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系统地论述了聚苯胺的4种掺杂反应(质子酸掺杂,碘掺杂,光助氧化掺杂和离子注入还原掺杂),指出了聚苯胺的结构形式与掺杂途径的对应关系。发现全还原型聚苯胺可进行氧化(p-型)掺杂;全氧化型聚苯胺可实现还原(n-型)掺杂;只有处于中间化态时才显示出独特的“质子酸掺杂”现象。  相似文献   
47.
离子交换树脂非均相催化酯化合成丙烯酸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间歇搅拌釜中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由丙烯酸和丁醇合成丙烯酸丁酯。分别考察了不同类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酯化作用,并且研究了搅拌速度、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KNC9型离子交换树脂在373.15-393.15K温度下具有最好的催化酯化作用。  相似文献   
48.
菲兹杰拉德在他的不朽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成功的塑造了黛茜这一"爵士时代"的女性形象,对这一人物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从分析黛茜所处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挖掘其性格形成和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9.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括介绍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合成进展,并对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0.
极低硫钢的精炼脱硫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影响脱硫反应限制性环节的分析,将持续接触和瞬时接触两种反应模式综合考虑,建立了精炼脱硫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室"极低硫钢精炼脱硫"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