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89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47篇
教育与普及   1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33篇
综合类   32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纳米级NiO/SiO2气凝胶为催化剂,以H2为栽气和还原气,在适当的温度下,裂解甲烷等碳氢气体,得到了管径均匀、长度与直径比为100—1000的碳纳米管。同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和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2.
利用熔铸-原位反应喷射沉积成形技术制各了TiC/Ti-5Mo一5V-2Cr-3Al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讨论了提高熔铸-原位反应TiC/Ti-5Mo一5V-2Cr-3Al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43.
瑞利波勘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岩土原位测试勘探方法。目前对其计算出的相速度偏差太大,因此本文利用平面瑞利波在层状介质条件下的频散特性,对瞬态瑞利波相速度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提出了对信号进行预先调制,之后再对所求得的相位进行修正的方法;另为还须考虑其仪器采集信号时的时间差影响。根据以上算法求得的相速度更接近瑞利波真速度,从而提高了相速度的分辨率和精确度。通过现场试验总结出了三种类型信号模板。  相似文献   
44.
条带煤柱设计中极限平衡理论的修正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采矿工业的局长,我们必须面对如何在人口密集地区进行煤矿地下开采的问题,采用条带开采无异是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进行条带开采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条带设计的理论公式。本文采用连续介质理论,探讨了条带开采时所需留设的合理条带尺寸,以弹塑性力学为基础,结合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和库伦准则求出了保留条带煤柱的应力极限平均区宽度及其理论公式,理论公式经实践验证能满足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45.
武荣成  曲久辉  贺泓  余运波 《科学通报》2003,48(16):1758-176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具有较强磁性和较大比表面积的CuO-Fe2O3复合氧化物, 并研究了其吸附偶氮染料酸性红B(ARB)及其通过催化热解有机物进行再生的性能. 结果表明, 该CuO-Fe2O3复合氧化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对酸性红B(ARB)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溶液中共存的Cl-对吸附基本没有影响, 而SO42-对吸附却影响显著. 吸附后经磁分离, 可在300℃、空气气氛中催化氧化吸附质而使吸附剂再生, 吸附剂经连续7次吸附-再生使用, 性能稳定. 用原位FTIR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偶氮染料酸性红B单独热解及在CuO-Fe2O3复合氧化物上热解的反应过程, 通过跟踪反应体系IR谱图随温度及时间的变化, 推断了反应历程及其产物. 研究证明, 酸性红B在两种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有很大区别: CuO-Fe2O3复合氧化物对酸性红B的氧化有很强的催化作用, 不仅大大降低了染料的降解温度, 而且可使其发生完全氧化, 无有机副产物产生; 而对无CuO-Fe2O3吸附的酸性红B进行热氧化时, 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而且氧化不完全, 产生大量含N有害化合物.  相似文献   
46.
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原位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0.1mol.L^-1硫酸溶液中β—丙氨酸在Pt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0.1mol.L^-1硫酸溶液中氢脱附电位区间内电极表面质量的增加是由于水分子取代Had引起的,而双电层区的质量增加是由于水的吸附模式逐渐由氢端吸附转向氧端吸附所致,根据频率变化和电量数据,可进一步推算出酸性溶液中β—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只发生弱吸附,水和β—丙氨酸阴离子都可以取代部分氢,吸附在电极表面,影响了电极表面质量的变化量,而吸附态β—丙氨酸在高电位氧化时会消耗Pt表面的氧。本文结果为认识β—丙氨酸在Pt电极表面过程提供定量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47.
煤矿开采沉陷预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有限差分法(FLAC),对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岩体移动的基本特征和地表沉陷和相关参数,所得结果对现场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开采所致的地表沉陷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对一种可在生产现场使用的简易快速的裂解原料评价技术进行了综合评述.其原理是将最大限度微型化了的裂解炉与气相色谱仪串联或并联,采用脉冲进料,裂解后的有用产物全部进入色谱仪进行分析.调整微型裂解炉的反应条件,可以使裂解产物分布十分接近工业炉的结果,可分析预测C1~C4全部气体产物的工业炉产率、C6~C8芳烃工业炉产率和原料的相对结焦趋势.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少于原料性质的常规分析,预测成本仅为模拟试验炉的1/10.该技术还可用于裂解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9.
应用原位红外光谱的方法,在反应现场条件下,研究了促进型甲酸甲酯(MF)氢解制甲醇铜铬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物种.结果表明,在MF氢解反应条件下,工作态催化剂上主要的化学吸附物种和反应中间物种是CH3O-CHO…H-O(a)(1751,2730,1455cm-1)、CH3O-CHO…Cu+(a)(1654,2730,1455cm-1)、CH3O-CHO…Cr3+(a)(1552,2730,1445cm-1)和OCH3(3012,2946,1455cm-1).结合对该催化剂活性位本质的探讨,推断了甲酸甲酯氢解制甲醇的主要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50.
岩盐溶腔覆岩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概率积分法研究了岩盐水溶开采引起的溶腔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得出了覆岩的移动表达式及溶腔中心点处覆岩的下沉及变形公式。其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