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7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张国宝  赵根锁 《河南科学》1997,15(4):405-409
以四氯化钛、异丙醇、乳酸、乙酰丙酮和三乙醇胺原料同系列有机钛酸酯交联剂、结果表明,该产品对天然植物胶有良好的交联和很高的耐温性,可满足油田油、气井压裂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羽状水平井煤层气开发的特点及其优势,根据羽状水平井开发的地质要求,对沁南盆地进行了分析,优选出羽状水平井部署区域。  相似文献   
83.
建立了均质,上下封闭水平无限大油藏中水平井的试井模型,提出了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水平式井分析的自动拟合方法,运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回归方法,使自动拟合方法收敛速度更快,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
水平裂缝压裂井眼位移的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分别对有1-3条水平裂缝井眼在压裂时油层附近的井眼位移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增加裂缝数,并未使井眼位移的影响范围和位移的绝对值成倍增加,而是使裂缝周围区域的岩石更加紧密,同时还使裂缝处的水泥环承受巨大的拉应力,这样可能导致水泥环被破坏,该计算结果可用于分析和研究压裂对油层孔隙度及渗透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压裂井的生产动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86.
该文建立了三维空间下水平井干扰试井不稳定渗流模型,综合利用源函数理论、三维特征值法、正交变换等现代数学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实空间任意一点的压力精确解,最后编程绘制了标准的水平井干扰试井压力动态样板曲线,并对观察井距离以及堆叠方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干扰试井样板曲线主要分为线性流和径向流2个流动阶段,观察井位置越近,线性流出现得越早;且观察井堆叠方式不同,曲线形态也不同。该模型可以用作水平井渗流特征研究及水平井干扰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87.
水力压裂是煤层气开采最有效的方式,延长矿区深层煤层气井的煤层深度达2000 m左右,由于煤层埋藏深和施工压力高等特点,压裂技术难度大,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介绍了延长矿区深层煤层气压裂技术,该压裂技术采用了活性水压裂液、大排量低砂比、脉冲加砂和复合支撑的思路,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在延长的深层煤层气井上进行了2口井的现场压裂试验。  相似文献   
88.
致密油藏储量大,开发成本高,实现经济开发至关重要。以C油田致密油藏典型区块为例,采用直井—水平井联合布井方式,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5种不同渗透率级别、8种排距下CO2驱的开发效果,结合经济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油价下CO2驱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当前油价下,渗透率在0.1×10-3~1×10-3μm2时,建议C油田致密油藏典型区块采用注CO2开发方式;缩小排距,采出程度提高,内部收益率降低,建议根据C油田开发方针和原则选择合适的排距;增加生产年限,累计采出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呈现降低趋势,建议C油田根据自身情况需要选择合理的生产年限。  相似文献   
89.
针对常用的锥型喷嘴在入口处能量损失大、寿命短问题,对传统喷嘴入口处的能量损失进行分析,建立喷嘴入口局部能量损失方程,提出一种入口带过渡段的新型喷嘴结构,利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结合3D-PIV测试技术对新型喷嘴流量系数及出口射流速度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新型喷嘴能有效降低入口能量损失;对于12.7 cm套管用喷嘴,过渡段倒角为45°、长度为2 mm的新型喷嘴性能最优;与传统喷嘴相比,新型喷嘴入口能量损失降低34%,剖面上下两端压差减少25%,流量系数提高8%,形成的射流轴线速度提高16%。  相似文献   
90.
修井/压裂作业中,油管上多个接箍导致环空流动压耗难以精确预测。按照油田油管和套管的实际尺寸,设计加工一套实验装置,分别改变油管上接箍数量、接箍直径、油管外径、环空排量等参数,测试不同参数组合条件下环空出口和入口的压差,该压差即为当前实验条件下的流动压耗。结果表明:流量较大时,油管接箍数与环空压耗呈线性关系;泵入流量与环空压耗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