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117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0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具有时变时滞的中立随机马尔科夫跳变系统的延迟状态反馈控制问题.主要目标是在漂移项和扩散项部分都设计模态相依的延迟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中立随机马尔科夫跳变系统满足随机稳定.通过构造模态相依的Lyapunov-Krasovskii候选泛函,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得到了闭环中立随机马尔科夫跳变系统随机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例子说明了所采用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在高速进给时位置跟随评判较大这个问题,分析了一种新型位置前馈方案。给出了位置控制器的模型和软件伺服实现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案具有高精度控制的特点,可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明显提高位置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了识别不确定Roessler系统未知参数的观测器,提出了控制Roessler系统中混沌的非线性反馈控制策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观测器可以有效地标识未知参数;选取不同的目标参数,既可以使Roessler系统稳定在不同周期轨道上,也可以稳定在任意目标点上。  相似文献   
4.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是二十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们几乎同时产生、同步发展,共同构成二十世纪新型的综合性基础学科,被誉为“全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图景,而且它对科学研究、组织管理、领导决策、以及各项具体工作,都有很强的指导性,本文对信息反馈原理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做了探索性的论述,这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观念变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微波功率放大器非线性产生的原因,以及不同应用系统对微波功率放大器线性度的要求,介绍了几种提高线性度的方法:功率回退法、预失真法、前馈法。并比较了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识别不确定R(o)ssler系统未知参数的观测器,提出了控制R(o)ssler系统中混沌的非线性反馈控制策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观测器可以有效地标识未知参数;选取不同的目标参数,既可以使R(o)ssler系统稳定在不同周期轨道上,也可以稳定在任意目标点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反馈控制和广义逆矩阵研究离散大系统的多级控制问题,即在局部控制器上加所谓“校正”控制器,达到中性关联作用,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为极小,且得到较小的性能指标偏差的上界。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状分数阶黏弹性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的固结解答,采用边界元法与有限元法耦合的方法,探讨板与黏弹性饱和地基的共同作用。首先基于Mindlin中厚板理论,得到板的总刚度矩阵方程;随后引入分数阶黏弹性饱和地基的精细积分解答,获得地基柔度矩阵方程;最后利用板?土协调条件,得到黏弹性饱和地基与板共同作用的解答。与已有文献对比,验证了本文解的正确性,并讨论黏弹性饱和地基参数和地基加固深度等因素对筏板与地基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软土地基上桩?土相互作用对高层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设计了1:6比例的高层结构?桩?土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软土地基上框架结构的模型振动台试验。试验采用层状剪切盒模拟土体的边界,锯末和砂土的混合物作为地基土、以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拟上部结构,基础采用3×3群桩基础。通过对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框架模型和刚性地基框架模型的结构动力特性,总结出本试验中SSI效应对高层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规律:土体对地震动存在显著的过滤作用,放大土体基频附近的振动,且放大幅度随地震动的加强而减小;小震时土体对加速度峰值起放大作用,而在大震时起减小峰值的作用;考虑SSI效应后,结构的频率降低,阻尼比提高,结构的损伤出现得更晚,发展也更慢。在土体频率处,SSI体系的振型受土体影响显著;在远离土体频率处,SSI体系振型与刚性地基一致。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广义逆矩阵来设计离散型状态观测器的方法,用该法设计的观测器,可对SF型矢量控制系统的负载力矩进行估计,再进行前馈补偿。实验证明,该法可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