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3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641篇
系统科学   347篇
丛书文集   1090篇
教育与普及   57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36篇
现状及发展   87篇
综合类   3164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475篇
  2015年   879篇
  2014年   2368篇
  2013年   2107篇
  2012年   2791篇
  2011年   2831篇
  2010年   2679篇
  2009年   2895篇
  2008年   2850篇
  2007年   2893篇
  2006年   2046篇
  2005年   1514篇
  2004年   1340篇
  2003年   1300篇
  2002年   1020篇
  2001年   956篇
  2000年   667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21.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支持。结合我国金融支持的现状,提出创新金融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充分依靠大型商业银行的骨干和支柱力量;创新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调整政策性金融职能,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规范民间金融活动,积极推动民间金融合法化。  相似文献   
122.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和突破口。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内涵、培养的目的和意义、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3.
马月 《实验室科学》2008,(6):178-179
此文记述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以及取得的收获和成果。  相似文献   
12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变得越来越迫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5.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平台、创设一定的情景、把科技探究活动作为一个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完善学生的科技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活动的方法和发展完善学生智能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6.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应立足于自主发展,加强自身五个方面的修养,还要立足于提高和增强批判意识与创新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教育审美能力,从选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学术创新等方面建立起适合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环境,使青年教师专业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7.
梁文凤 《科技信息》2008,(1):189-190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周期长、地域广、投资大的世纪工程,要使开发迅速启动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从西部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制度创新,重新构建符合西部经济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本文从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入手,分析了西部经济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制度基础的构建,并提出了西部制度创新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8.
创新思维在成功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于:它倡导相兼相容的系统观,主张打破基本假设的惯性,追求战胜自我的最高境界,强调领导者或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领导者或管理者永远保持一种创造精神.要成为成功决策的高手,一方面要防止决策中常犯的错误,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9.
中国设计正搭载着"中国制造"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设计创新不单单是基于消费者的现实需要而进行永无止尽的同质化竞争,设计创新更应在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上做文章,唯有此,设计创新才能实现生产者、消费者与社会整体福利的协调增长。未来的中国设计应充分发掘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转变当前穷尽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引领形成一种理性的生产与消费理念,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0.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霞 《甘肃科技》2007,23(4):228-229
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