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6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48篇
系统科学   395篇
丛书文集   265篇
教育与普及   25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综合类   672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含时滞和扩散的竞争型Lotka-Volterra系统波前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含时滞和扩散的二维竞争型Lotka-Volterra系统的行波解,通过构造一个二阶时滞微分方程的上下解,利用波前解的存在性理论,得到当时滞较小时,这个系统的波前解存在.  相似文献   
993.
具有高阶非线性项的广义KdV方程的精确孤波解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研究具有高阶非线性项的广义KdV方程ut αuux βu3x γu5x=0的精确孤波解,其中u=u(x,t),x,t∈R,α,β,γ为常数,且αβγ≠0.利用以符号运算构造非线性方程的多形式孤波解的广义Tanh方法,讨论了该方程的孤波解的精确解析表达式,而且从参数的符号判断孤波解的数量和类型,并给出了算法的程序.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的视频编码解码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多分辨率数据流编码, 提高系统的交互性, 提出一个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数字编码解码处理系统. 把小波变换理论应用于视频图像的编解码中, 设计了基于小波变换、 嵌入式零树编码的编解器, 组建了一套视频采集播放系统. 该系统能实现数据采集及播放, 并能根据需要适应不同频率、 不同带宽的播放.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广义Rosenau-Kawahara方程提出了Legendre dual-Petrov-Galerkin谱方法,并基于对角化技巧,构建了快速有效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个孤立波的传播、守恒律及波的生成等物理现象。数值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为提高对空时到达分布预测的准确度,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小区高天线环境下波达角度和时间预测、的改进的圆散射模型。分别给出了波达角度和时间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比较表明,较传统的基于散射体的单反宏小区模型而言,改进的圆模型能更合理地对传播建模,且在波达角度和时间的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海上常见的鸣震、层间多次等常见的短周期多次波,用预测反褶积衰减多次波方法存在较多多次残留这一问题,通过设计自适应滤波器,用最小均方算法的迭代公式来更新自适应预测反褶积的关键参数预测因子,预测步长和因子长度可由多次波分布的周期与范围不同来自动设置。通过模型对比试验发现,该方法对鸣震、层间多次波比较发育资料效果尤其明显,并通过实际资料进行了相关验证,分析对比所得的一些关键成果图件,显示该方法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黄金莉  赵大鹏 《科学通报》2005,50(4):348-355
利用首都圈密集数字地震台网123个台站记录的2973个区域地震48750个精确P波到时数据, 采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研究区内详细的三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其空间分辨率在水平方向为25~50 km, 在深度方向为4~17 km. 该模型提供了区域地质结构和复杂地壳构造的新信息. 华北平原、太行山和燕山隆起区内展现出明显不同的速度结构变化特征. 在上地壳层位上, 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地形和岩性密切相关; 隆凹相间的华北盆地呈现出地震波速度快慢交替的东北-西南向异常带, 速度异常方向与区域断裂和构造的走向相同; 基岩广泛出露的太行山和燕山隆起区, 在速度图上呈现出大面积的高速异常; 而分布在山间的第四纪沉积盆地显示出小范围的低速异常. 多数大地震(M≥6.0级, 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都发生在高速块体的边侧, 而在这些强震的下面存在明显的低速和高导岩层. 我们认为这与1995年日本神户7.2级地震和2001年印度普杰(Bhuj)7.8级地震的情况类似. 这些低速和高导异常与流体有关, 下地壳中的流体容易引起中上地壳中发震层的弱化, 使孕震断层易于破裂, 从而发生大震.  相似文献   
999.
实验研究发现过氧化氢-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高氯酸(H2O2-S2O32−-SO32−-H+)反应在凝胶扩散介质中呈现出化学脉冲波时空动力学行为,脉冲波在特定初始浓度组成中存在特定的最大半径和最大寿命,它们随着硫代硫酸盐初始浓度的增加先增大而后减小。过氧化氢初始浓度增大,脉冲波中心的pH值会出现二次下降,甲基红存在条件下体系呈现为带有红心的脉冲波。另外,脉冲波在演化过程中,出现有趣的回缩现象。本文还结合相关机理对脉冲波动力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稀疏波对层流传播火焰干涉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金华  刘义  王青松  陈鹏 《科学通报》2005,50(11):1149-1152
为了揭示稀疏波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中层流传播火焰结构及压力特性等的影响规律, 利用高速纹影摄像、压力测试等实验手段对小型密闭燃烧容器内甲烷-空气预混气中传播的层流火焰与稀疏波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当稀疏波作用于层流传播火焰后, 在数毫秒内火焰就由层流燃烧充分发展成湍流燃烧, 其结果使得燃烧面积迅速增大, 压力上升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