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81.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运用力学理论解析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动力,并构建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调控系统.研究表明:流转耕地用途变化是在农地流转市场发展、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地方政府引导行为等驱动因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农地流转管理制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驱动力远远大于制动力作用.因此,在实际流转中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遏止地方政府冲动,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482.
从城乡和谐发展的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约束和城市发展限制、特别是中小城市发展限制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改革,通过重建社会来再造城市经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重点加强作为大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中间地带"的中小城市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483.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是影响我国农地流转效应的主要因素。要提高我国农地流转的正效益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立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农地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非农就业率;发展农业科技,引导农民专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484.
土地规模经营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三明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海港口的腹地,农业资源丰富,其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成效。从规模经济和供求关系等经济学的角度对三明市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进行分析,以期完善农村土地规模化的经营,充分发挥土地规模经营的优势,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农村经济素质,加快现代化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85.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实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但又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486.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现状及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土地流转后所带来的作用和效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7.
介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保护利用好农村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农村土地的流转空间、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88.
在河南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鄢陵县颇具代表性。根据调查,目前鄢陵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主要有联合出租、自行流转、转让承包、互换经营、股份合作等;流转过程呈现出流转需求增加、进程加快,流转梯度化,流转主体多元化等特点。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以及农业企业研究市场、扩大效益的任务繁重等问题。加快河南省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程,需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永久分离;改"承包制"为"永包制";建立有形市场,规范市场运作;改革"普惠制"的农业补贴办法。  相似文献   
489.
城市化进行的加快推进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发展,但是我国现行立法对宅基地使用权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很多组织和个人挑战法律的权威。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维护法律的尊严以及实现国家、农民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化,如何维护社会的交易安全是笔者探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0.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做了诸多限制,但在市场经济下受利益驱使,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隐形市场已普遍存在,其利弊共存,全国各地也在进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试点建设。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局面和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