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4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09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183篇
教育与普及   19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45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引入能够定量描述内界面的细观统计参量-形状因子,定义了基于内界面形状因子的损伤变量,建立了相应的细观力学模型,探索细观组织演化和材料宏观响应关系的力学问题。通过宏细观相结和的方法,对韧性金属材料的内界面进行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通过对比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认为可以用形状因子能够反映材料细观组织的演化情况,用损伤变量能够表征材料的损伤程度。并得到了内界面演化随应变发展的演化方程。对于发展和应用宏-细观相结合的损伤力学理论,对阐明韧性材料的变形、损伤、破坏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股骨下端骨折内固定11例失败原因分析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飞 《甘肃科技》2005,21(5):163-163,172
目的:探讨股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提高股骨下段骨折手术治愈率.方法:分析1995年2004年我院收治的11例股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钢板弯曲5例、断裂1例,单纯螺钉松动2例、断裂2例,螺钉滑脱1例。采用取出原有钢板螺丝钉,牵引,植骨,髓内针或钢板以及外固定治疗,均痊愈。结论:内固定方式或材料选择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后指导不当等原因是导致股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直接因素。治疗取出原有钢板螺丝钉,牵引。植骨。髓内针或钢板以及外固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主要研究Jordan导子的内导性,从而得到套代数上任何一个导子都是内导子.  相似文献   
54.
讨论了椭圆及其内接、外切六边形的仿射等价问题,给出了椭圆及其内接、外切六边形与圆及其内接、外切正六边形仿射等价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基于波叠加方法的腔内声全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不规则形状腔体内的声场重构和预测.根据波叠加积分公式,腔体内部的三维声场可以由置于腔体外部的连续虚源产生的声场来等效替代,而虚源上的源强密度可以通过匹配测量点的声压获得.一旦计算出虚源上的源强密度,便可以获得整个腔体内的声场信息.这种全息技术避免了边界元方法声全息技术中的奇异积分处理,易于理解和计算机上实现.最后,通过典型的算例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实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混合预测模式的帧内预测编码算法,它仅仅采用一种预测模式,避免了其它算法中从众多模式中选择模式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57.
利用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表面渗铝进行催渗。采用工业N2中的余氧作为内氧化介质对纯铜渗铝后的试样进行内氧化,可在纯铜表面制备一层细小弥散的Al2O3粒子。对内氧化层的硬度分布、显微组织及有关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化合物CeCl3对纯铜渗铝过程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在同等工艺条件下渗层厚度较高且更加均匀;内氧化后,能在渗铝层形成Al2O3弥散硬化层。  相似文献   
58.
DSA在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36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28例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分别采用了血管内治疗、手术夹闭和切除等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DSA极大提高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手术夹闭和切除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准确、安全和操作方便的特点,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房室结双径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57.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制36例,成功34例(94%),2例超速抑制、亚速抑制均无效,应用猝发脉冲后终止.结论:猝发脉冲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已经肯定.超速抑制终止效果明显高于亚速抑制(P〈0.05),而该种心动过速比较容易用起搏终止,缺点为不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60.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分类上有争议的中国东海赤潮原因种(被称为东海原甲藻.本简称:东海株系)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核糖体DNA大亚基片断(LSU rDNA)的扩增和测序.并与一同扩增的来自美国CCMP的被称为具齿原甲藻(本简称:CCMP株系)的同源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710bp的LSUrDNA同源序列中仅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遗传相似度高达99.01%.遗传差异为0.99%.进一步与Genebank其他3种原甲藻即P.mezicanum、P.mieans和P.minimum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他3种原甲藻两两问的种间遗传相似度在91.1%~95.5%之间.而P.micans和P.minimum种内不同株系的遗传相似度为99.4%~99.9%.均为99%以上.综合这些数据说明东海株系与CCMP株系之间的0.99%的遗传差异应视为种内差异.原甲藻的东海株系与CCMP株系当属异名同种.因此本试验结果从分子水平支持了被称为东海原甲藻的原甲藻与被称为具齿原甲藻(P.deantatum)的原甲藻同为一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