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双孔复合封闭储层模型 ,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下的变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 ,在深入剖析解的结构的基础上 ,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 ,对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2.
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高渗储层成岩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苏里格庙地区盒8段砂岩强烈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沉积微相其胶结类型不同,从而导致酸性水溶蚀次生孔隙发育的程度迥异。通过沉积微相分析以及大量岩石显微薄片的观察,总结出7种苏里格庙地区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段砂岩储层成岩相,并分析了5种沉积充填类型(序列)与成岩相的关系。总结出高渗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为净砂岩溶蚀相和净砂岩弱压实弱胶结成岩相,它们主要发育在辫状河心滩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中。根据沉积相展布及成岩相发育规律,对苏里格庙及其外围地区的高渗储集层发育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3.
以柴达木盆地东部台南第四系松散未成岩生物气藏为例 ,研究建立该类储层物性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方法。主要包括 :(1)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 ,通过定量计算对声波测井进行了压实、泥质及含气影响的校正 ,建立了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探索性地提出声波测井曲线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 ;(2 )根据毛管理论 ,综合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岩石物性、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建立了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电阻率曲线对声波测井进行天然气影响的定量校正方法是可行的 ,该方法提高了气藏孔隙度声波测井解释模型的精度 ,实现了应用“JD 5 81”常规测井资料即可进行储层孔隙度参数评价的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喉半径均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比表面及孔隙度 ,综合利用孔隙度与岩性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该参数 ,这为储层渗透率参数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4.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结果表明 ,工区内侏罗系本身构成了一个由低水位、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二级层序 (超层序 ) ,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侏罗系与三叠系、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 ,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由于侏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级层序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 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 ,其他 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 (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 )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 ,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 ,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115.
济阳坳陷永 92 1地区沙四段储层第Ⅳ油层组与第Ⅴ油层组具有相同的沉积微相 ,近似相同的埋深和构造位置 ,但其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第Ⅳ油层组储层物性差 ,非均质性强 ,含油性也差 ;第Ⅴ油层组储层连通性好 ,储层物性好 ,含油性也好。通过分析由构造因素所控制的可容空间的变化发现 ,第Ⅴ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低 ,沉积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得以沉积 ,泥岩及杂基被进一步搬运到盆地中心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好 ;第Ⅳ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高 ,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空间接受几乎所有搬运来的沉积物的沉积 ,沉积物得不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泥岩及杂基同时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差。  相似文献   
116.
根据神经网络、非参数回归等非线性方法的基本原理 ,对储层参数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井点储层参数观测数据与井旁道地震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自学习功能 ,建立起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适应性很强。但该方法对井点储层参数及地震属性的质量要求较高 ;而非参数回归方法不必事先知道储层参数和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 ,可以避免由于模型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偏差而产生的错误预测。该模型包罗广 ,适用面宽 ,能够有效地反映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在油气预测以及油藏描述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水平井的特点.通过流动效率的计算.建立了钻井液对水平井锗层损害程度的室内评价方法.根据大量实验结果.提出了计算损害带半径的数学回归模型.使用该模型.并结合岩心受钻井液污染前后渗透率的测定,可计算出表皮系数.运用该方法系统地评价了大港油田女MH-01水平井的储层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1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一套砂、泥薄互层的组合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尤以层间的非均质性最为严重,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变化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与储集物性关系的分析,建立了6种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模式,探讨了向上变深、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后复变浅的对称型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9.
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能通过自组织有效地提取出各特征参数间的内在特征并映射到分类模板上,它可以用于各种模式识别问题。本文首次将SOM网络引入到储层流体识别中,经研究表明其精度高于传统方法,说明该方法在解决复杂分类问题上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它在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是成功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0.
非线性灵敏度分析存储层优化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科  陆阳 《应用科学学报》1993,11(4):353-359
目前油田应用最优化方法来广义反演储层物性参数,常出现当设计变量、适时约束发生摄动时,导致优化结果不稳定,从而使解释结果不令人满意.该文针对这些问题,应用非线性灵敏度分析方法,为储层优化解释模型设计了一个低灵敏度数学模型.由此使其最大限度的克服了干挠.对比处理了几口井资料,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