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31.
从侵权界定的模糊性、侵权的容易性和隐蔽性方面分析了数字化环境下侵权行为的特点,指出要改变数字化环境下维权行为可行性极低的现状,除要继续完善著作权法以外,提高维权行为的可行性应该遵循一次性、集中性和技术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2.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日益提高,文献载体进行着一场变革,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正向数字型文献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数字作品的版权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多媒体数据中嵌入隐蔽标记的数字水印技术,因其保真性、安全性和鲁棒性,在票据防伪、拷贝控制及广播监视等领域得到了探索性的应用。同时针对水印系统的攻击也越来越多,影响了水印的安全性。针对水印系统的攻击主要分为三大类:未经授权的删除、未经授权的嵌入、未经授权的检测。本文从水印系统的特性、应用、攻击三个方面对数字水印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4.
卡拉OK版权收费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媒体谈论的热点。文化部和国家版权局先后推出了各自的收费方案,但方案都遭到了各界的质疑尤其是全国各娱乐行业协会的反对。从版权法的角度提出卡拉OK版权收费的主体应是版权局监管下的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该主体的收费方案应依照《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条例》的规定,加强版权局与文化部的协作,参照文化部推出的比较准确计费的服务系统,制定出更为细致、合理、可行、可信的收费标准,对卡拉OK经营者实行收费,大力推进和完善我国卡拉OK的版权保护工作,保证我国卡拉OK产业朝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5.
在调查我国1991—2006年发表的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版权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网络信息资源版权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6.
关于“Copyleft“术语的中文译名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包钢 《科技资讯》2007,(16):231-232
“Copyleft”术语代表了以GNU/GPL一类自由软件最为核心的思想。目前对这一术语已经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中文译名。它们之间不仅相互差异较大,而且有些翻译已经背离了原有术语的含义。本文根据软件分类属性,建议“Copyleft”的中文译名为“开放版权”,也可以简称为“开权”。文中最后讨论了“开放版权”可以被认为是知识产权框架下的新兴版权发展模式而有别于传统的“专有版权(Copyright)”模式,它将特别有利于公共知识或基础知识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7.
介绍了平行进口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一些国家对平行进口的立法情况,论述了我国平行进口的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138.
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移动业务研究的热点之一,将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引入移动增值业务.可以确保数字内容在移动网内传播,保证内容提供商的利益.本文介绍了移动数字版权管理的标准与发展现状.并展望了移动数字版权管理的发展,提出了DRM在无线业务发展中具备的四大优势:①具备较互联网更广泛的用户基础;②更容易受到保护;③受监管力度更大,安全性更有保障;④降低了内容成本.  相似文献   
139.
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人们的隐私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而,隐私权问题已成为网络使用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网络与电子商务隐私权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在网络与电子商务中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借鉴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所采取的措施,联系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在保护网络与电子商务隐私权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0.
侵犯的本质特征是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不能将侵犯等同于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有多种类型。从系统论角度看,侵犯的心理机制是由生存本能、条件挫折和认知建构三个环节或关节点构成的有机运行过程。要有效遏制侵犯,应建构公众正确认知架构,建立释放个体冲动能量平台,加强对侵犯恶性样例惩戒和开展反侵犯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