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14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虚拟技术可克服微装配中显微视觉系统小景深、小视场的问题,但构造虚拟场景时,数据量大、效率低。利用微器件设计时的CAD数据,可减小构造虚拟环境的数据量、提高效率,能够使构造出的场景更精确。利用显微镜聚焦——失焦理论并借助于器件CAD模型构造虚拟环境;将获得的深度信息集成在伺服控制方程中。通过这些方法,可进行复杂路径的规划,完成三维微装配任务,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压电驱动型电液伺服阀前置级驱动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电液伺服阀电磁式前置级驱动器频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压电驱动型电液伺服阀前置级驱动器,该驱动器以压电叠堆(积层式压电微位移器)为驱动元件,通过基于三角形放大原理的柔性铰链放大机构,放大压电叠堆的输出位移.同时,设计、研制了实验装置,并在试制样机上对其静、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该驱动器具有线性良好、高分辨率、高频响等特点,由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固有频率达到了1.201kHz,实际测量的固有频率为1kHz。  相似文献   
33.
以稀土合金材料为驱动器的高速开关阀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电液高速开关阀的开关速度,改进流体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电液数字控制的精度,对以稀土合金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驱动器来驱动液压开关阀进行了研究,并研制了一种特殊结构的新型高速开关阀。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阀具有很高的切换速度及频率,其开关时间少于1ms,能够显著地提高PWM电液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34.
气动式水下发射装置的可调节发射阀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杰  王树宗  练永庆  陈宜辉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2):3074-3075,3080
为实现气动式水下武器发射装置对不同武器出管速度的调节,提出了使用新型可调节发射阀的气动式水下武器发射装置的实现方案。根据该方案建立了内弹道教学模型,并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实现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面向微装配机器人的TSB分级智能控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面向微装配机器人的TSB(任务 策略 行为 )分级智能控制结构 ,该结构自上而下有三个控制层组成 :任务层、策略层和行为层 .操作者在任务层通过人机交互接口进行微装配任务规划 ,策略层将抽象的装配规划分解为具体的显微视觉伺服策略控制微装配机械手的运动 ,行为层则涉及微装配机器人基本行为的生成与执行监督 .TSB控制结构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将操作者的任务规划能力和机器人显微视觉伺服策略结合起来 ,实现了微装配机器人的半自主控制 .  相似文献   
36.
针对压射系统所存在的快慢压射两种不同工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具有双U型阀口的大流量水压比例插装阀结构,对这种双U型阀口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研究.首先建立了流体计算域的3D仿真模型,确定了阀口主要优化参数,并采用ANSYS/FLUENT仿真软件详细研究了阀口参数对液动力的影响,通过选取最佳阀口结构参数来改善阀口流场特性并最终减小液动力.最后进行了压射系统的压射过程仿真,动态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阀口结构参数减小了液动力,同时提高了大流量水压比例插装阀动态响应性能,缩短了慢快压射的转换时间,改善了压射系统的压射性能.  相似文献   
37.
针对高速精冲过程中滑块速度和力能分配急剧变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双伺服驱动二自由度七杆机构的高速精冲机主传动系统.通过构造伺服电机柔性加减速函数,使伺服电机速度平滑过渡,结合精冲工艺要求及主传动机构尺寸参数,研究双伺服电机的运动规划方法,得到双伺服电机的运动与冲裁板厚、极限冲裁速度、电机特性的关系函数.利用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主传动系统虚拟样机模型进而对整个精冲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不同冲裁板厚及不同极限冲裁速度下滑块的运动学特性曲线及伺服电机扭矩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运动规划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冲裁板料精冲工艺要求,降低伺服电机功率,提高精冲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8.
利用常用的k-ε湍流模型对偏导射流阀前置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不同湍流模型对偏导射流伺服阀流场信息的影响.在相同初始条件下,对偏导射流阀前置级流场进行两相流二维数值计算,获得不同湍流模型下,压力、速度场信息及气穴分布特点.针对两接收腔压力仿真值比实测值要小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将流场边界层流动视为高雷诺数流动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引入低雷诺数模型对边界层进行处理.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单向流和两相流模型及不同背压和湍流强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接收腔压力提高并与实测值相一致.采用两相流模型获得的结果更为真实,并且提高背压和增大湍流强度都会使两接收腔压力升高,对空化现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理想的动力总成悬置在低频高幅值激励下应具有大刚度大阻尼、在高频低幅值激励下小刚度小阻尼特性.针对现有磁流变液悬置的动刚度可控范围低、零场动刚度大及工作行程有限等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在全工作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大动刚度范围、较小零场动刚度和最大化工作行程的磁流变液悬置,即内旁通道阀式磁流变液悬置.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该磁流变液悬置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分析.建立了该磁流变液悬置的可控阻尼力数学模型,并基于搭建的伺服液压作动系统进行了磁流变液悬置阻尼力可控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40.
对于钉扎层磁矩倾斜的磁性纳米振荡器,利用宏自旋模拟程序研究了钉扎层倾斜角度对自由层磁矩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激发微波的频率随电流密度以及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阻尼系数和饱和磁化强度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