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采用中温(35℃)厌氧发酵,研究斜发沸石、膨润土和粉煤灰3种矿物材料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s)、产气速率及累积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发沸石、膨润土和粉煤灰均可以改善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酸抑制的现象并促进产气速率和累积产气量的提高.至30d反应结束,空白组的产气速率峰值和累积产气量分别为600mL·d-1·L-1和3 938mL/L;斜发沸石组、膨润土组和粉煤灰组的日产气速率峰值分别为623mL·d-1·L-1、1 418mL·d-1·L-1和1 227mL·d-1·L-1,分别比空白组的高3.83%、136.33%和104.50%;其累积产气量分别达到5 502mL/L、8 206mL/L和6 988mL/L,分别比空白组的高39.72%、108.37%和77.45%.3种矿物材料对产气速率和累积产气量的促进影响顺序表现为:膨润土〉粉煤灰〉斜发沸石.  相似文献   
52.
基于江苏省甪直镇城市生活垃圾源头提质后的高热值组分经过分选、破碎等工艺压制成RDF燃料,利用高温管式炉进行RDF热解实验,研究热解终温、物料配比、催化剂、温升速率和添加辅料等影响因素对RDF的热解燃料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增大,热解效率及气体转化率都增大,温度越高,热解气中H2体积分数增大CO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CH4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CO2体积分数减小;随着RDF中生物质含量减小,生活垃圾含量增大,半焦及热解气先增大后减小;添加污泥的RDF热解效率及气体转化率分别增加2.85%和2.62%,CO和CH4体积分数增大,CO2体积分数减小;添加催化剂DHC-32的RDF热解气中H2体积分数大幅增加,CO2体积分数减小。快加热方式热解气产率增大,CO和CH4体积分数增大,CO2体积分数减小。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植物精油对水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初步研究了不同植物油对水牛瘤胃发酵过程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生成及微生物蛋白和pH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1)在相同添加浓度下,桂皮油在发酵过程中基本抑制了甲烷生成(P0.05),也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碳产量(P0.05),微生物蛋白含量减少了15%;2)薄荷油在发酵12 h、24 h均显著抑制甲烷生成(P0.05),对二氧化碳产量稍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在发酵36 h,抑制甲烷效果不明显,二氧化碳反而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蛋白含量则减少了12.8%;3)生姜油和丁香油的抑制甲烷效果不明显,只在发酵12 h,有部分降甲烷效果,之后反而促进了甲烷生成;4)5种精油中,只有辣椒油处理组发酵液pH显著降低,其它对pH值影响不大,但辣椒油无抑制甲烷效果。  相似文献   
54.
为分析煤层气井产能,基于煤层气井压裂后地层液渗流和管流模型,建立了气水两相流阶段下变裂缝变流量产气通道导流能力模型,并对排采阶段影响导流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持液率是影响气水两相流阶段导流能力的重要因素.该模型为煤层气井产能的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当持液率等于1时,该模型为单相水流阶段导流能力模型;当持液率等于0时,该模型为单相气体流动阶段导流能力模型;当计算模型中裂缝宽度变化函数为常数时,即为恒裂缝宽度导流能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井在气水两相流阶段其产气通道导流能力受持液率的影响,随着持液率增加,导流能力增加;气水两相流中水所占的比例越大其导流能力越大,即单相水流阶段比单相气体流动阶段产气通道的导流能力大,一方面煤层气的解吸产出使产气通道内持液率降低,产气通道的导流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煤层气的解吸产出时煤基质收缩,产气通道增大,其导流能力增加.故煤层气定量排采中可以设计合理的产气量使产气通道达到最佳的导流能力,以优化煤层气的排采制度.  相似文献   
55.
煤炭地下气化多阶段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干燥、热解及气-煤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产气过程,它决定着地下煤气的组成和气化工作面的效率。鉴于此,分析了煤的干燥和热解特征,研究了煤的干燥模型、热解动国学模型、气-煤焦反应动力学及多孔煤块中气体的扩散和流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炭地下气化干燥、热解及气-煤焦反应的多阶段数学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模拟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证明了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多阶段数学模型的建立、参数的选定及对定解条件分析与处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
旨在研究耐重金属饲料桑的饲料价值,为其作为精料部分添加在反刍动物养殖业提供依据。本试验首先对耐重金属饲料桑和牛用全价精料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然后采用体外产气法对这两种样品进行对比评定,包括测定0 h、2 h、4 h、8 h、12 h、24 h的产气量,12 h和24 h时发酵液的p H值、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结果表明:饲料桑粉中干物质含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钙均比相同质量的牛用全价精料中含量高,二者的总能则基本无差异;在产气速度方面,饲料桑经历了快速增加到缓慢增加并趋于平缓两个过程,牛用全价精料则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和缓慢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缓3个阶段,饲料桑的12 h、24 h的累计产气量均显著高于牛用全价精料产气量;饲料桑在12 h和24 h的p H值波动范围5. 41~5. 55,而牛用全价精料则为4. 63~4. 78,表明饲料桑对瘤胃液p H值负面影响较牛用全价精料显著偏小;饲料桑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则显著低于牛用全价精料;而12 h和24 h的微生物蛋白浓度和氨态氮则饲料桑的均显著高于牛用全价精料; 12 h时,饲料桑和牛用全价精料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分别87. 64 mmol/L和108. 96 mmol/L,无显著差异,但24 h时,饲料桑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牛用全价精料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而乙酸/丙酸在发酵12 h、24 h时均无显著差异。可见,耐重金属饲料桑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精饲料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7.
为了拓展厌氧消化原料的来源,以平菇菌渣为研究对象进行沼气发酵试验.在中温(35±1)℃条件下,采用批量式发酵工艺,对其产气特性及有机质含量变化与厌氧消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平菇菌渣是一种较佳的发酵原料,其原料产气率为464 mL/g、TS产气率为619 mL/g、VS产气率为720 mL/g.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粗脂肪、粗蛋白、总糖、低聚糖、还原糖和淀粉均不同程度的发生降解,其中纤维素和低聚糖的降解率远高于其他有机质,纤维素几乎全部降解,低聚糖降解率达到了90%以上.该试验结果为平菇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8.
李露 《科技信息》2012,(14):124-124
本文介绍了目前水污染相关的几种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新的应用发现:一、采用产气荚膜梭菌作为指示菌来检测水中病原微生物,随着对它研究的深入,产气荚膜梭菌可能成为水污染的指标之一。二、在常温状态下通过投放生活状态的酵母菌能够消除水中的蓝藻污染,分析其可行性,并通过实验探究出酵母菌治理蓝藻污染的过程。  相似文献   
59.
在30℃恒温条件下,以斑马粪便为原料,采用批量发酵工艺,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实验。结果表明,斑马粪便的TS利用率是38.64%,VS利用率为45.44%.沼气发酵潜力为360mL/g.TS和550mL/g.VS.斑马粪便的沼气发酵潜力高于秸秆类原料,高于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和人粪,低于鸡粪。  相似文献   
60.
产气荚膜杆菌是引起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吉林市中心医院在一开放性骨折患者的脓汁和血液中同时各分离出1株产气荚膜杆菌,并伴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多重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