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磊  刘平  慕永平  刘成 《自然科学进展》2007,17(8):1026-1035
探讨了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与益气的黄芪汤逆转二甲基亚硝胺(di methylnitrosamine,DMN)大鼠肝硬化的细胞生物学基础.采用0.5%DMN生理盐水溶液4周12次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型后终止DMN刺激,分组予以不同功效方剂经口给药2周,获取样本作相关指标的检测.TUNEL染色原位检测肝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肝细胞生长因子α(he-patic growth factor-α,HGF-α)、CD6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活性.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CD68及α-SMA表达均显著增加,而HGF-α与MMP-13表达显著减少(P<0.01或<0.05);与同期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CD68与MMP-13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黄芪汤组无显著变化;茵陈蒿汤组MMP-9活性显著增加(P<0.01)、而黄芪汤组显著降低(P<0.05);茵陈蒿汤组及黄芪汤组大鼠肝组织α-SM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而黄芪汤组显著低于茵陈蒿汤组(P<0.05),黄芪汤组大鼠肝组织HGF-α表达显著增加(P<0.05),MMP-2活性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逆转DMN大鼠肝硬化的有效方剂具有不同的细胞生物学基础:茵陈蒿汤清热利湿的祛邪作用在于减少肝实质细胞的病理性凋亡、调控库普弗细胞功能;黄芪汤益气的扶正功效主要表现为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及促进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2.
通过共振光散射(RLS)技术, 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作为探针应用于人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的人血清白蛋白(HSA)浓度范围(2.35×10-8-~1.17×10-6mol/L)内, HSA PDDA体系的RLS强度随HS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并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人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其结果与考马士亮蓝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 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3.
在1-(2,5-二甲苯氧基)-3-溴丙烷与异丁腈的熔基化反应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生成物不经分离,直接水解,总收率可达78.2%。  相似文献   
24.
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对中药活血化瘀方提取液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并分别用二甲基亚砜体系和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测定了药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成分淬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超滤膜分离后得到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成分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非常显著,说明药物的有效部位主要是在低相对分子质量成分中,通过膜分离能有效地提高药物有效部位的浓度和药效.另对药物在上述2种体系中增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以a-萘乙酮为原料合成了S-μ-二氯-二(N,N-二甲基-a-萘乙胺)合二钯(Ⅱ)。对中间产物R,S-a-萘乙胺进行了拆分,探索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6.
合成了茶碱与d^10组态金属离子的固态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热稳定性,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微观结构的表征研究,以揭示金属离子和生物碱形成配合物的配位点,从而可确定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 。,  相似文献   
27.
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鸡肉中痕量二氯二甲基吡啶酚。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影响样品纯化中回收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纯化样品的最佳因素。样品中二氯二甲基吡啶酚回收率达90%,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8.
基于30℃反应20min的条件下,As(Ⅴ)能催化KBrO3氧化二甲基黄(R)的增色反应,聚丙烯酸钠对该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聚丙烯酸钠增敏KBrO3氧化二甲基黄(R)增色光度法测定痕量As(Ⅴ)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0×10-11 g/mL,回归方程为:ΔA=0.00639+0.5073 C As(V)(μg/L),相关系数r=0.9987.本法成功用于江水、人发中的痕量As(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9.
本文改用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尿素为原料,正交试验,液相法合成氰尿酸,通过对产率、纯度的分析,找到了合成氰尿酸的优惠工艺条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0.
二甲基苯基硅醇易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进而制备高纯硅,但其化学键特性的实验数据较为缺乏,笔者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采用6-311++G**基组进行计算,首先对二甲基苯基硅醇的初始构型进行完全开放的几何构型全优化,之后结合能量分析、电荷分析和自然键轨道分析(NBO)考察了二甲基苯基硅醇平衡构型的分子性质,得出二甲基苯基硅醇分子的化学键特性:1)苯基和甲基对羟基上的O-H键影响甚微,但使Si-O键有所增强;2)Si与苯环上C原子间的键强度较弱,Si-O键相对较强,O-H键最弱;3)苯环上C原子间电子离域化程度相对较高,O的孤对电子流向Si-C反键轨道,可略为削弱Si-C键强度。填补了其化学键特性方面的空白,为涉及二甲基苯基硅醇的化学反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