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168篇
教育与普及   1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57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367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通过对管路管螺纹三轴滚丝加工工艺的分析,介绍管螺纹滚丝与普通切削管螺纹的不同,及其优势、特点,并介绍了滚丝的工艺改进,以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断端的寻找方法及泪小管断裂吻合联合泪道引流管置管术的疗效,提高泪小管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泪小管断裂57例患者,采用在显微镜直视下寻找的方法,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和泪囊侧断端,置入硬膜外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吻合泪小管断端,留置引流管3~6个月,拔管后3~12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愈53例,拔管后泪道冲洗均通畅,无溢泪现象,4例主观感觉有少许溢泪症状,但冲洗泪道试验通畅,行泪道扩张冲洗2~3次后症状消失,无眼睑内外翻或泪小管撕裂等症状。结论:在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断端吻合术,较容易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手术成功率高,恢复泪道排泪功能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3.
煤粉密相气力输送是气流床煤粉气化工艺中的关键单元技术。通过实验室装置(管径20,50mm)和半工业化装置(管径42mm)的煤粉密相气力输送竖直上升管压降测试,建立了可用于煤粉密相高压气力输送竖直上升管道的压降预测模型,总体偏差在±20%以内,可满足工业装置设计和优化操作的需求。固相静压降占总压降比例达35%~70%,体现了高浓度输送特性;且在管径一定的条件下,与固相弗洛德数近似成线性关系。在固相弗洛德数和管径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竖直上升管压降估算出相应的固相质量流率,从而为工业装置上煤粉质量流率在线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医学上把输液叫作静脉点滴或静脉输液,是将各种药物通过静脉输注入血液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Murphy’s dropper从它应用于静脉输液之初,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汉字翻译方式却多种多样,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作者建议使用规范和统一的中文译名。  相似文献   
105.
为解决冲管磨不圆的问题,提出在机加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倒角工序,规范倒角工艺。成功减少了磨削工序跳动误差,大幅提高了磨削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通过尺寸镀铬的工艺试验表明:镀层厚度超过0.1mm后,镀层均匀性不易控制,不能实现尺寸镀铬。  相似文献   
106.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U型或浮头式换热器管板中的热应力,并考察了管板厚度及管壳程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U型或浮头式换热器,管板内仍存在较大的热应力,这是由于管板上换热管中热量传递造成的,并且当管板较厚时这种应力更为突出;在管程走热流体时,管板两侧表面存在拉伸热应力,降低管板厚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由热载荷引起的管板壳程侧表面热应力,壳程侧表面热应力可由40 MPa降至-13 MPa;壳程传热系数对管板温度场的影响明显,在换热器设计中使对流换热系数较低的介质走壳程有利于降低管板的热应力。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了缅甸密松其培河电源电站钢岔管用爆炸法消除焊接应力的工艺,应力测试方法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8.
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的钢筋混凝土岔管工程为例,从围岩开挖支护、围岩与衬砌相互作用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方提出了围岩、混凝土等材料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线性和非线性计算,分析研究了地下钢筋混凝土岔管在施工、运行等工况下,围岩、衬砌结构的应力与变形,以及混凝土岔管结构配筋和配筋后应力、裂缝开展等问题.结果表明:在开挖阶段由于地应力释放在主、岔洞交叉处会产生拉应力,塑性区开展较深;正常运行工况在内水压力作用下岔管结构大部分区域存在拉应力,裂缝较大;检修工况在外水压力作用下仅在主、岔管交叉处存在拉应力区,裂缝较小;结构配筋时,轴向配筋应该由外水作用的工况来控制,环向配筋由内水作用为主的工况来控制.  相似文献   
109.
如果人类不能尽快并有效地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本世纪末,最轻微的结果是居住着地球总人口十分之一的全球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威胁。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那时的气温会达到多少度?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粮食和淡水?上升的海平面会淹没哪些城市?有多少物种会就此与我们告别……  相似文献   
110.
为应付未来全球变暖,在美国纽约一种“水上容器”的新设想被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提了出来。当今世界,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着大量物种的消失、人口爆炸、能源危机及海平面上升。人们不禁会问:人类该如何适应未来的巨变?人类将住在哪里?纽约的艺术大师们就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住在水上。科学家和艺术家合作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