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8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顺铂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2.
研究提出了一个快速测定铂(Ⅳ)的零电流示波电位滴定法。以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为滴定剂,用铂电极和银电极为指示电极,利用阴极射线示波器荧光屏上荧光点的突然位移来指示CPC滴定Pt(Ⅳ)的终点,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等特点,用此法测定陶瓷铂金水中的铂,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中苄基紫精(BV^2+)在金铂电极上的伏安特性。考察了电位扫描下限(EL),扫描速度(V),BV^2+浓度等因素对BV^2+电极过程的影响。在-0.4~0.9V(vs.SCE)电位区,BV^2+的还原表现为两个阴极峰。当EL正于第二个还原峰电位E^Ⅱpc时表现为可逆的BV^2+/^+氧化还原过程。当EL负于E^Ⅱpc时,生成完全还原产物一中性紫精BVo  相似文献   
54.
在乙腈溶液中,K2PtCl6分别与二苯并-18-冠-6及18-冠-6进行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固态 氯铂酸钾冠醚配合物。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吸收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性质的研究。从 而确定其配合物的配位类型和组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K2PtCl6·2CB18C6·2CH3CN和 K2PtCl6·2(18C6)·2CH3CN。  相似文献   
55.
李晓林 《科学通报》1995,40(24):2227-2227
低品位铂矿(Pt<1×10~(-6))是铂赋存状态研究的一大难点.其主要原因是样品中铂含量低,铂矿物颗粒常又细微,使得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常规观察和检测手段无能为力,严重影响了对这类铂矿床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扫描质子探针(SPM)和中子活化分析(NAA)是铂矿研究的有力工具.特别是新近发展起来的SPM,具有10~(-6)级的检出能力和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是铂的微区微量分析的有效手  相似文献   
56.
由聚合物稳定的铂纳米催化剂对环己烯催化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铂纳米催化剂中引入第二金属元素钯,即在纳米铂颗粒上包裹一层钯,形成具有球壳结构Pt-Pd双金属催化剂,随引入钯的量不同,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且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催化能力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7.
薛成山 《科学通报》2006,51(13):1500-1503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Si(111)衬底上制备Ga2O3/BN薄膜, 然后在氨气中退火合成了大量的一维GaN纳米线. X射线衍射、选区电子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 制备的GaN纳米线为六方纤锌矿结构.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 纳米线具有十分光滑且干净的表面, 其直径为40~160 nm左右, 典型的纳米线长达几十微米. 室温下以300 nm波长的光激发样品表面, 显示出较强的363 nm的紫外光发射和422 nm处的紫光发射. 另外, 简单讨论了GaN纳米线的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58.
尺寸和空间分布对电沉积Co纳米线矫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室温下不同直径的Co纳米线在不同取向下的磁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直径Co纳米线的矫顽力随着纳米线与外加磁场之间角度θ的增大而减小.理论上,应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纳米线矫顽力对角度θ的依赖关系.对比理论和实验的结果,得到如下结论:磁晶各向异性对Co纳米线磁特性起着重大的影响,Co纳米线的磁化反转过程不能简单地用球链模型中经典的一致转动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59.
在氩气的气氛中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铂薄膜热敏电阻,并对铂薄膜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参数对制备铂薄膜的影响,分析了参数中溅射功率、溅射时间与膜厚的关系。并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溅射时间、溅射功率与膜厚的三维关系模型图。  相似文献   
60.
陈卫  姜艳霞  孙世刚 《科学通报》2002,47(22):1698-1701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铂金属纳米微粒。经TEM表征纳米Pt微粒的平均直径为2.5nm。应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纳米微粒电极的电化学性质,与本体Pt相比,吸附在Pt纳米微粒表面CO的氧化电流峰较宽。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检测到Pt纳米微粒电极表面的孪生吸附态CO,以及随电极电位变化线型吸附和孪生吸附态CO向桥式吸附态CO的转化过程。还发现了Pt纳米微粒上吸附态CO的增强红外吸收等一系列特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