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玉米淀粉酶催化糖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现玉米淀粉的酶糖化反应,可以用酶的三态模型描述,而且该反应具有单底物酶动力学犍征。用三态模型导出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式计算反应速度等参数,其计算结果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合成葡萄糖酸锌的各种方法,并对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述评.其中间接合成法具有流程短、费用低、产品纯度高的优点.本文在制取葡萄糖酸的基础上,在适宜条件下使其与氧化锌反应制得葡萄糖酸锌.通过红外光谱和熔点测定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得出合成葡萄糖酸锌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6种葡萄糖荧光检测法.详细介绍了每种检测方法的荧光强度变化机理和葡萄糖检测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葡萄糖荧光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60例经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发病48h内开始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葛根素,两组均给予甘露醇、维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肌酐、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血流变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60例经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发病48h内开始应用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静脉滴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葛根素,两组均给予甘露醇、维生素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肌酐、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含量的变化。结果葛根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P<0.05。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血流变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6.
以D-葡萄糖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用乙酸酐将葡萄糖1,2,3,4,6位羟基酰化,再在液溴-红磷作用下,生成1-溴-2,3,4,6-四乙酰葡萄糖酯,通过锌粉/五水硫酸铜生成3,4,6-三-O-乙酰基-D-葡萄糖烯,最后用在相转移催化下,用氯化苄/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目标物3,4,6-三-O-苄基-D-葡萄糖烯。以葡萄糖计收率达66.8%.  相似文献   
27.
透明质酸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兽瘟链球菌 (Streptococcuszooepidemicus)进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 (hyaluronicacid ,HA) .摇瓶研究表明 :葡萄糖的补加量和补加方式对HA发酵有着较大的影响 ,采用 4 0g·L- 1的初始葡萄糖浓度及维持培养过程 10g·L- 1的糖浓度 ,可使HA的产量达到 4 .0g·L- 1,分子量在 2 .0× 10 6 Da以上 .  相似文献   
28.
利用瓦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对有机杂环类除草剂--草除灵的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进行快速测定,并对添加葡萄糖基质的废水共基质代谢进行生物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的共基质代谢作用可以明显地提高草除灵废水的生物降解速率和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9.
建立了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以芹菜苷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 1.8 μm),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结果表明,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1(R2>0.99),最低定量浓度为1 ng·mL-1,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0.
韦柳静  卢磊芳 《广西科学》2018,25(3):339-342
【目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是一种严格好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能够立体选择性氧化多种羟基化合物生成相应的醛、酮或酸。【方法】本文将比较两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DSM 2003和621H的静息细胞对甘油、乙二醇及乙醇的催化能力,并研究了溶氧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两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氧化甘油的能力较相似,溶氧对这两株菌的甘油催化能力都有较大影响;氧化葡萄糖酸杆菌DSM 2003能够将乙二醇几乎全部氧化为羟基乙酸,副产物少,而621H转化相同量的底物只生成较少量的羟基乙酸,副产物多。氧化葡萄糖酸杆菌621H生产乙酸的能力也很低。【结论】两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催化甘油生成二羟基丙酮的能力相当,但在催化醇生成酸的反应中,氧化葡萄糖酸杆菌DSM 2003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