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59篇
  免费   878篇
  国内免费   1165篇
系统科学   1267篇
丛书文集   789篇
教育与普及   50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4篇
现状及发展   250篇
综合类   26269篇
  2024年   245篇
  2023年   809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742篇
  2020年   708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574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899篇
  2014年   1459篇
  2013年   1343篇
  2012年   1550篇
  2011年   1535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658篇
  2008年   1797篇
  2007年   1570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1073篇
  2004年   952篇
  2003年   901篇
  2002年   881篇
  2001年   832篇
  2000年   733篇
  1999年   618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446篇
  1995年   351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96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本文通过物理试验方法对棉、毛、丝、棉麻及毛涤五种面料进行性能测试,得出其风格数值、透湿阻抗.为了反映面料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有必要在人工气候条件下进行人体模拟着装试验,得出面料的人体舒适感觉值。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通过物理测试与人体试验的对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2.
73.
标量湍流耗散的片状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直接数值模拟研究标量湍流耗散的空间结构. 在均匀标量湍流场和槽道湍流的非均匀标量湍流场中都发现了标量湍流耗散呈片状结构. 通过标量湍流耗散的输运方程的分析, 研究了脉动变形率张量在标量耗散生成中的作用, 发现脉动标量梯度在脉动变形率张量的第3主轴方向占优, 从而解释标量湍流耗散片状结构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74.
模拟和验证了一种低成本的,以标准CMOS工艺为基础,无需对原工艺流程进行改动的高压工艺技术。讨论了低压器件中的各种击穿机理,相应提出了高压器件中所做出的改进,列举了该工艺技术中所用的特殊版图;对此工艺的应用性进行了二维的工艺和器件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这种高压工艺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5.
76.
77.
一种可行的智能三维特观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地区地震勘探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这一困扰广大地震勘探科技人员的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文章从与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本和效益方面密切相关的覆盖次数问题,激发点冗余浪费问题,以及特管勘探设计与常规勘探设计的关系问题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计算机交互式实现方法,对于三维地震勘探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8.
探讨了用于模拟方向耦合器的显式差分光束传播法(EFD-BPM),引用了一种用于模拟的三维差分格式,使用谐波分析法证明了其稳定条件,并以此格式进行了计算模拟方向耦合器的光耦合过程。  相似文献   
79.
梅河高速公路隧道稳定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梅河高速公路代表性隧道--黄牛坳隧道LK74 613断面围岩的位移和稳定性进行结构计算;结合施工过程进行了LK74 613断面不同位置点的数值分析;动态模拟了该隧洞施工的全过程;对该公路隧道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提供了合理的参考.该研究对全线其它隧洞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0.
生物膜微观结构与形态特征直接影响废水生物处理效果。混合微生物可在适宜载体表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物膜,且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采用差分-离散复合法动态模拟二维区域上的基质传递、生物膜形成与发展过程,并探讨生物质生长时间与初始接种数等对生物膜结构与形态造成的影响。与传统生物膜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其结构特性包括孔隙率、厚度和密度等都是模型输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