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7篇
系统科学   63篇
丛书文集   262篇
教育与普及   2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3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581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28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43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正>自2002年起,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一次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成为洞察世界信息技术与网络发展情况的重要风向标。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2014年最新报告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2014苹果商店APP龙源期刊Top100"2014年,对于科学24小时杂志社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数字化转型工作全面开展、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在辛勤耕耘过后,我们也收获了更多读者的支持,以及来自专业领域的认可。2015年1月16日,龙源期刊网发布了"2014苹果商店APP龙源期刊Top100"排行榜,《科学24小时》连续第二年入围,并跃升至第46位,在全国综合类科普期刊中位居第一。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期刊平台,龙源期刊网发布的这份榜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信息超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信息超载问题的对策: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改善信息服务质量;完善信息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三网合一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并存的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的特点与现状,分析了三网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及三网合一的技术基础和促进三网合一的有利因素,提出了三网合一是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还将有一个相互渗透交叉、相互竞争、共存发展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采访王鑫出来,记者一路沉浸在思考中。的确,命运之神很青睐这位青年人,三十出头,哈佛大学毕业四年后,他就成为中国搜索网的高级副总裁,分管着企业的海外融资和大客户的业务。 聪明,对每一位海归来说,与身俱备。而跟王鑫的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你能感受到这位青年人"火"一般的"激情",这种"激情"在事业上表现于"敢于创新"的执着,在生活上则是"热情"的张扬。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冲击下 ,网络带给校园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从事该项工作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航海新技术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的发展状况、应用要求和航海图书资料内容与出版方式的变化,分析了这些航海新技术在提高航行安全和效率方面的作用以及应用问题,探讨了航运主管部门、航运企业和航海教育机构有效利用这些航海新技术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基于ASP+SQL体系结构的铁路电务管理信息系统,结合网络安全模型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分别设计了实际的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并对其安全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智慧培养和人格完美,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网络化的化环境以及社会的高变化性,都要求强化大学哲学教育。为此,应通过创编新优教材、培养创新素质、凸现问题意识、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实现大学哲学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