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主要报告食管癌国内放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不同分割的照射,术前,术中和术后放疗,外照射加腔内放疗,提出了各种放疗方法的适应症,总疗程,总剂量,分割剂量,分割次数和间隔时间,为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2.
木文以 a—荼酚醋酸作为底物,用显微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了16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和癌细胞内 ANAE 的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生长活跃的癌细胞及癌旁上皮细胞 ANAE 的活性较正常增高。但不同病例或同一病例,同一组织中细胞之间差异也大。提出本法对细胞的 ANAE 活性定量测定只可作为了解食管癌癌变过程及癌的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未能作为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患者采用目标容量导向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采用相同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组采用目标容量导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液体治疗方法,比较术后2组不同时间的心率(RT)、收缩压(SBP)、术后液体平衡量Fb(mL)、心脏并发症.结果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患者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4 d观察组心率增加值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d观察组液体正平衡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4 d观察组液体负平衡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液体平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后早期目标容量导向治疗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比较了七种海藻多糖在体外抑制人食管癌细胞株(EC109)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00毫克/毫升的不同多糖作用48小时后均出现明显抑制,细胞大部分脱落.抑制率在75~95%之间;当浓度为50毫克/毫升作用后抑制率维持在30%以上;25毫克/毫升以下浓度的鼠尾藻多糖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 各种多糖对组织环化腺苷酸磷酸二酯酶(cAMP-PDE)的体外抑制表明,唯有褐藻淀粉硫酸酯对兔脑cAMP-PDE活性有明显作用,抑制率达74.5%.  相似文献   
85.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CyclinB1、Cdk1、PCNA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CyclinB1、Cdk1、PCNA和Ki-67在食管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CyclinB1和Cdk1染色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PCNA和Ki-67染色定位于细胞核.在所研究的食管癌病例中,CyclinB1阳性表达的病例占92.9%,Cdk1阳性表达的病例占78.6%,100%的病例均呈PCNA和Ki-67阳性表达.CyclinB1、Cdk1、PCNA和Ki-67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出现高频率的表达.CyclinB1、Cdk1、PCNA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同食管癌分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60例晚期食管癌放疗+射频热疗+免疫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 ,与单纯放疗作对比 .方法 6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 3组 ,各 2 0例 .单纯放疗组 :DT 66~ 70Gy/33~ 35次 /6.5~ 7周 ;放疗 免疫治疗组 :DT 66~ 70Gy/33~ 35次 /6.5~ 7周 ,放疗期间加免疫治疗 ,白介素 Ⅱ 5 0万单位 ,每周两次 ,共 10次 ,或干扰素 10 0万单位 ,每周两次 ,共 10次 ;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组 :DT 62~ 66Gy/31~ 33次 /6~ 6.5周 ,放疗期间加用SR 10 0 0型射频热疗 ,每周两次 ,功率 5 0 0~80 0W ,每次加热 1h ,共 4~ 10次 ,并加免疫治疗 ,方法同上 .每组 10例病人放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 .结果 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组的近期疗效 (CR PR)为 90 % ,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 65 %及放疗 免疫治疗组的 75 %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联合方法即放疗 射频热疗 免疫治疗能提高食管癌的近期治疗效果 .  相似文献   
87.
张代钊 《科技潮》1998,(10):101-101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世界之首,在我国各地又以太行山两侧的华北地区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进食梗噎感,伴胸骨后疼痛及消瘦。祖国医学关于食管癌的记载很多,将其归属"噎膈"范畴,认为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九例食管癌切除手术后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着重分析瘘发生的原因,其中有胃、十二指肠梗阻、术后早期并发肺部严重感染,因操作不当误伤食管壁肌层及被胃管压迫致食管侧后壁坏死而发生瘘各一例;过早进食粗糙食物二例;因使用“气箱式胃肠减压器”不当造成向胃内充气致瘘二例。本组9例中8例为胸内瘘,1例为颈瘘。在8例胸内瘘中其吻合口位于主动脉弓上者6例,位于主动脉弓下者2例。结合本组发生瘘的原因,对吻合口的张力及吻合口周围缺乏组织保护与瘘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9.
食管癌组织HLA-I类抗原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HLA抗原及相关分子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学分型的关系,应用了5种HLA抗原及相关分子单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对江苏省83例食管癌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检测并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果:HLA—B/C、HLA—A、β2m、LMP2、calnexin各分子的下调率分别为12%、25.3%、15.7%、19.3%、20.8%;丢失率分别为29%、33.7%、49.3%、24.1%、41.5%.其中LMP2位点的表达与肿瘤分型相关,随着食管癌分化程度降低,下调率增加.27例病例有淋巴结转移,但统计学分析各分子的表达与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研究表明,食管癌中有明显的HLA—Ⅰ类分子表达下调或缺失.这种改变不利于T细胞依赖性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0.
采用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核型分析等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肿瘤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发现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多元异常,而肿瘤细胞的染色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经常出现的出现的结构改变:胃癌7q^-、食管癌del(1p)、结肠癌del(17p),这些改变可能分别是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的特征染色体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