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24篇
教育与普及   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2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SS6菌对菲的降解和发光菌对菲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海洋微生物SS6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多环芳烃菲的降解和解毒作用和发光细菌对菲及其降解产物毒性的反应.结果表明:SS6菌能利用菲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培养液中有酸性代谢产物产生,并且形成积累;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菲及其微生物降解中间产物的相对毒性;母体菲的毒性远大于其水杨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水杨酸和儿茶酚及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毒性,并且邻苯二甲酸代谢途径的解毒效果优于水杨酸代谢途径;菲降解过程中培养液萃取物的毒性逐渐降低,但上清液的毒性先出现下降后又呈增大趋势;含菲培养液的毒性变化是培养液中存在的中间产物和其它组成成分及pH值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微山湖原状水样,模拟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两种方式作用下,探讨溶解性有机质(DOM)的降解过程和不同的降解特性。结果显示,DOM的去除率和氨氮的浓度以及活性磷酸盐(SRP)的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微山湖水体中的DOM的荧光光谱特性,微山湖水体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图中出现了4个明显的荧光峰,分别为:类蛋白(B)、(D)峰,紫外富里酸(A)峰及可见光富里酸(C)峰。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条件(紫外光照、可见光照、避光)研究DOM降解过程,对比发现,紫外光照降解DOM最为彻底,其次为避光条件,最后为可见光条件;而就各种组分来看,类蛋白物质较容易被降解,尤其是芳环氨基酸结构的蛋白类物质最容易被降解,而大分子的富里酸物质较难被降解。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对航天废水中的偏二甲肼进行催化氧化降解研究,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纳米TiO2和掺铜纳米TiO2粉体,并用XRD、I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测得TiO2和Cu/TiO2粒径分别为29nm和24~25nm。用这几种TiO2对偏二甲基肼废水进行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实验表明最佳铜离子掺杂量为2.0%,其1h光催化降解率为57.5%,与纯TiO2相比其降解效率提高约1倍。同时研究了温度、TiO2浓度对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为25℃且TiO2质量浓度为0.6g/L时,降解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简易化学合成法制备了g-C3 N4/Ag2 O p-n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XPS、SEM、TEM、DRS等对所制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借助近红外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试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重点探讨了g-C3 N4/Ag2 O p-n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  相似文献   
995.
TGA/SDTA、DSC和Py-GC-MS分析叶醇糖苷热降解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热稳定型香原料,采用热重分析/同步差热分析法(TGA/S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叶醇糖苷的热降解行为及产物进行了研究.TG—DTC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230—370℃,峰值为339.8℃,总失重96.9%;DTA显示在290—360℃有一个吸热峰,峰值为339.8℃;DSC显示230~340℃为吸热区间,峰值为301.3℃;Py—GC—MS测定了在200,350,500,650℃各温度下叶醇糖苷裂解的主要产物.在200℃,裂解量很少,350℃时则产生大量的叶醇和少量副产物,随着温度的升高,500℃和650℃时产生的副产物增加,使叶醇糖苷释放叶醇的最佳温度是350℃;热裂解的特征产物是叶醇,说明主要的裂解反应是氧糖苷键的断裂.  相似文献   
996.
997.
为利用接触辉光放电电解(CGDE)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本文将其与过硫酸钠(PS)联用降解酸性橙,考察循环冷却水控温30℃以及无循环冷却水、不同电极数目、不同电极材料时酸性橙的脱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无循环冷却水时,随着电极数目的增加,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有效提高酸性橙脱色率.阳极为3根不锈钢电极、无循环冷却水时,CGDE+...  相似文献   
998.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热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热重分析法(TG、DTG)为手段,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Scstak复杂机制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处理,得到了ABS降解反应在不同升温速率β及不同转化率α下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A、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实验表明,参数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很好。讨论了Sestak机制在求解动力学参数及描述降解反应机制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99.
将模板法制得的三维有序大孔TiO_2(3DOM-TiO_2)置于H_2中还原,得到具有氧空位的3DOM-TiO_(2-x)(x为氧空位值)。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固定床反应器中模拟太阳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对3DOM-TiO_(2-x)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并对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和反应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DOM-TiO_(2-x)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源于3DOM结构和氧空位的协同作用,3DOM结构通过提高比表面积增加氧空位的生成量,从而增强光催化的活性,同时,3DOM结构有利于光的穿透,提高了光催化效率。·OH、空穴(h~+)和·O~-_2在罗丹明B的降解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对罗丹明B降解的贡献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_2、·OH、h~+。3DOM-TiO_(2-x)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采用周期性注入清水清洗的方法可以去除吸附在3DOM-TiO_(2-x)表面上的罗丹明B,以保证反应过程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低温水热反应加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CuFe_2O_4/Ac,利用XRD、FE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的CuFe_2O_4/Ac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对四溴双酚A(TBBPA)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结晶性提高,400℃煅烧所得CuFe_2O_4/Ac样品的降解性能最佳.对于21.7 mg/L的TBBPA,催化剂CuFe_2O_4/Ac用量为0.6 g,微波功率500 W,辐射时间10 min,四溴双酚A几乎可完全除去,辐照时间2 min可除去85%的四溴双酚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