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杨晓青 《科技信息》2010,(34):I0196-I0196
儿童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母语,这表明他们具有很高层次的学习能力。成年人这种自然而然学习的能力比起儿童有所下降,却仍然拥有巨大的学习潜能,而蹩脚的教育,差劲的环境和不足的教师期望,是束缚这种潜能发挥的主要原因。著名的小提琴家铃木镇一教授创建了简单却有效的铃木教学法,并采用这种教学法培养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的教学法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大学的教育中。本文围绕铃木教授的以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谈谈铃木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新课标中教师的活动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无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那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摆正师生之间位置呢?笔者通过研究深深体会到,更新观念是基本前提,勇于实践是关键。正确地进行幼儿绘画的辅导,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力、记忆力、并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创造作性思维,增强孩子的自信。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厦门职业大学毕业生近年于特区职业市场日趋困难的境况,分析21 世纪对厦门特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思考面临时代严峻挑战的厦门特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徐州医学院2007级两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从运动技术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乒乓球教学实验,研究了实施全脑教学对乒乓球技术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学习,实验组学生的正反手技术、达标测试成绩均以高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全脑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实验组学生弱势侧肢体技术的练习,有利于优势侧肢体运动技术的掌握,从而提高乒乓球考核成绩.  相似文献   
25.
分流教学是普通高中教学的一种改革探索,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教学原则,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选择优秀的师资,指导学生顺利就业,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教学中 ,以实验为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方面 ,笔者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7.
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便是以人为本,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要重视以人为本,并且内涵更加丰富。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困境,提出了企业要通过转换观念,优化激励制度,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从以人为本思想出发,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相似文献   
28.
科学发展观对档案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探索我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就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一些探索性的建议,阐述科学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琵琶记》作为一部悲剧,具备一个“二律背反”式的极富张力的戏剧冲突,然而,它最后的意义走向却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本潜能不大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缺憾。本文以分析《琵琶记》悲剧冲突的特性为基础,探讨了其潜在的意义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缺憾生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0.
亚里士多德用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原理,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是最真实的存在,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并坚持从现实事物内部寻找事物运动的原因。他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区分运动形态并给予分类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认识论上反对柏拉图的回忆说,肯定客观物质世界是人们认识的对象,重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对理性的力量抱着天真的信仰。但他的哲学充满着矛盾与混乱,无力挣脱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羁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