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3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对不同Sb/Fe比,500℃焙烧的样品,采用了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比磁化强度、红外光谱、表面微区元素分析及甲苯氧化生成苯甲醛的活性测定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的表面上均有锑富集,锑的比富集量愈大,苯甲醛的选择性也愈高.不含铁样品的物相为Sb_2O_4,生成苯甲醛的选择性最高.当Sb/Fe=5时,物相中除Sb_2O_4、FeSbo_4外,还有FeSb_2O_6生成.随着Fe含量增加,Sb/Fe比高于5时,样品物相为Sb_2O_4和FeSbO_4.在所采用的制备条件下得到的Fe-Sb样品中,观察到有明显的固溶作用.此外,本文还对Fe-Sb氧化物催化剂上甲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用改进的Rose汽液平衡双循环釜,测定了乙醇、正丁醇与环已烷、甲苯所组成二元体系在一些温度下的汽液平衡数据,并计算了有关温度下各个组分的活变系数、体系的摩尔过量Gibbs自由能;最后又对乙醇+环已烷,+甲苯两个体系在318.15K下的G~E、H~E、S~E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有二元体系的G~E均为正值,G~E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没有明显地变化;在318.15K下,乙醇+环已烷、+甲苯体系,S~E曲线均呈S型,前者当x_醇>0.1时,S~E<0;后者当x_醇>0.37时,S~E<0.  相似文献   
103.
对NaBr/KZSM-5催化剂分别从NaBr负载量、反应温度及空速对甲苯氧化甲基化(OMT)反应性能即分别从甲苯转化率、C-8化合物的选择性及ST/EB值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考察, 发现NaBr/KZSM-5催化剂对OMT反应活性较高,适当的NaBr负载量能提高OMT反应活性,并能获得苯乙烯含量很高的C-8芳烃产物.找出了OMT反应合适的反应温区及适宜的空速.用XRD 、骨架IR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4.
对低粘度端羟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合成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二元醇的过量分率并选择合适的封端二元醇合成得到了一类粘度低、高端羟基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该树脂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共混活性高,且能大幅度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5.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技术(NTP-P)进行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中甲苯气体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在等离子体光催化体系中添加O2、Ar情况下,该体系对甲苯去除的作用机制,包括反应机理及宏观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发射紫外光的氮等离子体场中(NTP-P-O2)和发射可见光的氩等离子体场中(NTP-P-Ar)TiO2均能提高体系的甲苯去除率,说明等离子体场中产生的紫外光和高能电子均能激活光催化剂TiO2.并且,在NTP-P-Ar体系中甲苯去除率较NTP-P-O2体系下约提高5%,说明在等离子体场中高能粒子对甲苯降解性能的影响要强于紫外光对其的影响.另外,用经典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体系降解甲苯的动力学模型,即kt=-ln(1-x),其中, k=0.05e(E/3.86)-0.108 ( E≥2.97).实验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6.
用GC和GC/MS,配合IR、NMR等波谱方法研究SO2与甲苯在无氧以及有氧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确定主要反应产物,研究体系的动力学,探讨反应的链式机制.  相似文献   
107.
选用Ni/Al2O3和PtSnK/Al2O3作为催化剂,分别研究了甲苯在低温(90~150℃)下的贮氢反应和甲基环己烷的释氢反应(考虑随车脱氢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甲苯的低温贮氢容易实现,贮氢量主要由甲基环己烷的释氢量决定。在常压、温度为300~400℃、重时空速(WHSV)为6h-1等条件下,纯甲基环己烷进料时,其贮氢量为2.8%~6.1%.当甲基环己烷随车脱氢为汽车提供氢燃料时,应特别强调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改性的PtSnK/Al2O3比PtSn/Al2O3(3861)的催化剂稳定性可提高8倍以上,但低温活性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8.
用重量法测试了CoAlPO4-5分子筛对甲苯的吸附. 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均属典型Ⅰ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 甲苯的吸附自由能变化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吸附熵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吸附量大于0.65 mmol/g时变化较大,表明吸附相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加强;吸附熵与吸附温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9.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作为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研究了湿度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甲苯中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背景气氛以及有无催化剂时湿度对甲苯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催化剂以及反应气氛中氧的体积分数为5.00%的N2时,最佳湿度为0.20%.无催化剂以及反应气氛中氧的体积分数为0.05%时,水汽的加入降低了对甲苯的去除效率;反应气氛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00%时,水汽的加入提高了对甲苯的去除效率.当有催化剂存在时,水汽的加入降低了对甲苯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10.
在微波条件下,以为水介质,碘为催化剂,使芳醛与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2,2′-二(3-羟基-5,5-二甲基-2-环己烯基)甲苯.该法具有反应时间较短,操作简单,安全,产率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