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8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265篇
系统科学   310篇
丛书文集   325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86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629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光的波动说判定性实验的思想形成过程,论述了判定性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并对判定性实验的意义和地位进行了分析,认为判定性实验所用的旋转镜法,对肯定光的波动说及抛弃微粒说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根据在德国DMT研究院进行的煤尘连续爆炸时岩粉隔爆效果的实验数据,分析与探讨了在煤尘的一次爆炸和重复爆炸时,岩粉局部惰化效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分析铁路编组站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特征,着重研究了驼峰技术作业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用以开发驼峰技术作业过程模拟实验系统,为科研及教学培训提供一个模拟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994.
改进了文献乙酸乙酯合成实验的方法操作条件为:底料醇/酸(摩尔比)3.2:1,滴加料醇/酸(摩尔比)1:1,总原料醇/酸(摩尔比)1.5:1,V_硫酸:V_底料=1:2.5,反应温度100℃~110℃,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克服了原实验方法的缺点,显著减少了浓硫酸的用量,从而降低了反应温度,避免了碳化现象,减少了成醚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女生800米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措施,特别是将已往的集中考试划分为阶段性测验,并在两个女生班进行了对比实验,成绩按统计学原理处理,证明了该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民族预科教学有其特殊性.本文从民族预科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探讨民族预科物理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7.
针对绝缘设备泄漏电流非常微弱且容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以磁通门传感器组成差动方式来提取泄漏电流,克服了互感器角差和比差带来的误差影响。利用小波变换及自适应网络构成的数字低通滤波器,实现对泄漏电流的正交分量信号电阻性漏电流、电容性漏电流的数字滤波,有效地提取了基波相位。通过信号发生器及四象限乘法器构成的硬件正交分解器对漏电流信号分解,再配合数字滤波,较好地解决了电网频率波动带来的频谱泄漏,并抑制了栅栏效应。母线电压、泄漏电流经同一滤波网络,产生的附加相移相等,保证基波相位的稳定,提高了介损值测量的精确度。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绝缘设备在线监测的精度,为绝缘设备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为了优化某全概念设计的新型纯电动汽车头部结构,采用有限元仿真与正交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在保障碰撞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实现最优比吸能和轻量化为目标,对纯电动汽车头部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得到的头部结构进行碰撞安全性分析验证,从而确定满足目标的最优结构。  相似文献   
999.
冻融作用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温混凝土优化配合比的基础上,选定水灰比、水泥用量、砂率和外加剂掺量四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快冻法对混凝土进行0、15、30、50次冻融循环,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剥蚀情况,确定混凝土强度及其退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0.50为最佳水灰比,经过5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强度下降为初始值的66.7%。建立了冻融后保温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值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线性函数关系,并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冻融后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空气稳定性概念来源于大气稳定性,在室内环境下反映室内空气的稳定程度.本文利用暖体假人实验,研究了室内空气稳定性对呼气扩散规律的作用.分别针对无通风、混合通风及置换通风3种方式,以及间歇与持续呼气两种形式,组合后形成7组对照实验.通过烟气实验及热球风速仪测量对呼气轨迹进行了可视化及速度测量.结果表明,稳定和中性两种室内空气状态下人体呼气的扩散规律不同.不论是持续射流还是间歇的呼气过程,空气稳定性对其扩散影响显著,影响其轨迹弯曲程度及速度衰减.同时,间歇呼气较持续射流湍流发展更充分,污染物与周围空气迅速掺混,且呼气气流更加平坦.此外,即使两种状态下的Ar与体表温度都接近,由于向上运动受到抑制,稳定的空气相对中性状态下呼出的气流更水平,而且由于气流与周围空气掺混能力减弱,速度衰减低于中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