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6篇
教育与普及   10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CuO/CeO2体系中表面Cu(Ⅱ)组份的状态及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PR结合XRD定理研究了CuO/CeO2体系中Cu(Ⅱ)的分散状态及还原过程,结果表明:CuO在CeO2表面的分散容量为1.15mmol/100m^2,Cu(Ⅱ)可以以高分散态Cu(Ⅱ?嵌入到表面空位中以晶相CuO(当CuO含量超过分散容量时)形式存在,在还朱过程中首先是处于表面空位中的Cu(Ⅱ)被还原,随后晶相CuO中的Cu(Ⅱ)进入该空位再被还原,从而导致表面连续嵌入和还原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在自制的仪器上,以脉冲激光束在高真空中直接溅射钇钡铜氧高温超导材料,可以产生3个系列的氧化物簇离子,将该复氧化物中的钡以其他碱土金属元素锶、钙、镁等替换,由此产生的簇离子的种类与组分也随之不同。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氧化物簇离子的组成,离子相对信号强度及其与样品组分的关联,探讨了这些金属复氧化物中各组分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超导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铁铬催化剂强度与密度,孔结构的统计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圆柱状铁铬氧化物催化剂的密度、孔结构与强度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铁铬催化剂的强度与孔的形状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铁铬催化制颗粒聚集体的强度与密度的关系符合Duckworth—Knudsen模型。改变煅烧条件可以调整催化剂中各种结合力的大小,以便同时提高铁铬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内表面利用率。  相似文献   
84.
Zn2SnO4复合氧化物气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烧结法合成Zn_2SnO_4复合氧化物,具有反尖晶石结构的弱N型半导体材料,其气敏性能引人注目,尤其是对乙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当掺入少量氧化物杂质,可以看到灵敏度和最佳工作温度都有所改善,其中以稀土氧化物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85.
ITO纳米粉制备及表面修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InCl3·4H2O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ITO纳米粉,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辅助TG-DSC、FT-IR、XRD、SEM、EDS和TEM等测试方法,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和表面修饰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制ITO纳米粉具有立方晶系结构、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与基体相容、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  相似文献   
86.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及其核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作为一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下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催化燃烧器设计与燃烧催华化剂研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通过考察负载型Pd催化剂和烧绿石型复氧化物催化剂的物化学特性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探讨了改良现有催化剂体系反应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7-5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经过30多年的积累,上世纪90年代研究所学科方向又进一步扩展为工程化学,形成了以多相反应和分离工程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以生化、资源及环境、能源和材料为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88.
采用NH3·H2O-NH4HCO3为缓冲溶液,共沉淀法制备YSZ包覆NiO的NiO-YSZ阳极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物相和粒径大小。分别以YSZ包覆的NiO、商用NiO/YSZ为阳极,LSM为阴极,制作YSZ电解质支撑的板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发电性能比较。以YSZ包覆的NiO为阳极的电池,功率密度高、极限电流密度大。扫描电镜观察表明,YSZ包覆的NiO制作的阳极表面形成了的网状结构。阳极三相界面、孔隙率提高,是电池性能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9.
实现传统钢铁材料性能的全面升级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超细化是同时提高钢铁材料强度和韧性的最佳强化机制.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通过不同的晶粒细化工艺可使钢铁材料组织细化到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使得传统钢铁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目前困扰超细晶粒钢的焊接技术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现阶段易于工业化晶粒超细化处理工艺所制备的超细晶粒钢,其焊接问题主要表现为焊接热影响区(HAZ)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化和局部软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焊接接头与母材性能的匹配.基于氧化物夹杂诱导形核的晶内针状铁素体组织强度高、韧性好,具有很强的自身细化能力,通过氧化物冶金技术获得具有大量有益微夹杂物的超细晶粒钢有望解决其焊接性问题.深入研究钢材基体中超细夹杂物形成与作用机理和焊接HAZ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备焊接性能良好的超细晶粒钢是新一代超级钢材料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
以硝酸钴和硝酸铈、EDTA等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前驱体,前驱体经高温煅烧获得铈钴复合氧化物粉体.然后运用TG-DTA、XRD、SEM、FT-IR等检测手段对前驱体及产物的物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前驱体具有一定的抗烧结能力;高温时CeO2的XRD衍射峰峰位向小角度移动,钴元素已掺入到CeO2的晶格之中,形成了铈钴复合氧化物,是一种优良的软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