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0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7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贮藏温度对蓝莓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确定蓝莓鲜果适宜的贮藏温度,并为研究蓝莓果实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提供参考.在贮藏温度为20~25,10~15,0~5℃下,于不同贮藏期取样测定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测定蓝莓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并分析3种活性成分与蓝莓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贮藏温度下,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贮藏初期,较高的贮藏温度能明显促进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增加,但在贮藏后期,较高的温度加速了蓝莓果实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下降速度,并缩短了蓝莓贮藏期;低温(0~5℃)能使蓝莓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能显著增加果实的贮藏期,是蓝莓较适宜的贮藏温度;蓝莓果实中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与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2.
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印度块菌(Tuberindicum Cooke&Massee)子实体粗多糖(TICP)的最优工艺,根据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6.790 2%.用95%乙醇对粗多糖进行醇沉,然后利用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测定还原能力等方法对上述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块菌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26 mg/mL,其次为还原能力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1.15 mg/mL、2.80 mg/mL,同时块菌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当浓度为20 m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为72.06 U/mL.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几种酱油样品中的黄酮类物质的分离与含量测定研究,得出该酱油中总黄酮含是ω为0.045-0.050%,分离出三种异黄酮物质,鉴定为大豆苷、染料木苷、6、7、4‘-三羟基异黄酮,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均大于BHA。  相似文献   
44.
采用多种体外评价体系研究了补血草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4种不同的检测体系中,补血草根、根茎、叶和花的多酚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水平.还原力从大至小依次为根>根茎>叶>花;FRAP值和TEAC值大小顺序依次分别为根>根茎≈叶>花,根≈根茎≈叶>花;而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漂白的抑制作用大小为花>叶>根>根茎.光谱分析显示,根、根茎和叶提取物及花提取物的主要组分分别为原花色素类和黄酮类.在不同评价体系中,补血草不同部位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原花色素含量(R2=0.5450~0.9201),与黄酮含量(R2=0.7764~0.9993)均呈显著正相关.可见,补血草多酚提取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活性强弱与其原花色素和黄酮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用米曲霉发酵产物水解栀子苷,水解产物与味精反应制备栀子蓝色素,采用DM-2大孔树脂对产品进行精制,通过DPPH·捕获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蓝色素精制前后的抗氧化活性.栀子蓝制备的最佳条件为:10.64 g栀子苷和129.36 g水混合后,加入米曲霉发酵液9.8 m L,在50℃,160180 r/min下水解6 h后,与3.15 g味精反应40 h,80℃保温30 min.所获栀子蓝色素粗品的色价(E1%1cm)为90.56,经DM-2大孔树脂纯化后产品色价提高至180.01%,收率为90.96%.抗氧化实验表明栀子蓝色素粗品和精制品均能有效清除DPPH·,且精制后的栀子蓝色素产品清除DPPH·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6.
荷叶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食品之一。本文对它所含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干荷叶的甲醇提取物及其用乙酸乙酯萃取后,通过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等进行分离,得到的馏分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经过两次分离,乙酸乙酯萃取物各得到9个和5个馏分,甲醇提取物各得到13个和11个馏分,大部分的馏分显示出了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表明日常食用的药食两用植物荷叶中含有抗氧化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日常饮食的摄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48.
海南省特有植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海南省36科64种特有植物进行了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有11种植物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其中有8种植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特别明显,可作为抗脂质过氧化药物筛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9.
超声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确定绞股蓝总皂苷的最佳条件及抗氧化作用.采用L9(3)^4确定温度、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80%的甲醇溶液用量;用最优方案大量提取绞股蓝总皂苷给老龄大鼠灌胃,然后再通过测定给药后老龄大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抗氧化酶含量.通过实验得到绞股蓝总皂苷拘的最佳条件:60℃,20kHz超声波功率,80%的甲醇溶液52mL回流提取3次,每次130min;绞股蓝总皂苷40、50mg/kg两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老龄大鼠红细胞SOD活力.  相似文献   
50.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多酚类抗氧化剂.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笔者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物特性。重点讨论了它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和其化学结构的关系.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对寻找高效、廉价、低毒的抗氧化剂是十分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