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11篇
系统科学   303篇
丛书文集   299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03篇
综合类   64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黄酮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应用广泛,但提取黄酮产量低、价格高,为了探索人工合成黄酮的新技术和合成新的黄酮,以天然产物丹皮酚为原料,碱催化间羟基苯甲醛和丹皮酚发生缩合反应,构建中间体产物Ⅰ;再在高温下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碘催化诱导其氧化关环得到目标产物Ⅱ,通过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等综合分析确定产物的结构,考察产物Ⅰ和产物Ⅱ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紫外光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产物Ⅰ为2′,3-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82.2%,在不同浓度酸碱盐溶液中其紫外光谱均有变化,可与低浓度NaOH溶液作用,其生成物在30 min内能稳定存在,也易与KNO3溶液作用,其生成物不稳定;产物Ⅱ为7-甲氧基-3′-羟基黄酮,产率92.0%,在HCl(4.0 mol/L)、NaOH、KNO3溶液中能长期稳定存在。该合成工艺克服了缩合反应中需要保护羟基的问题,实现了7-甲氧基-3′-羟基黄酮的高效合成,产物Ⅰ未能形成4-色酮结构,其AB环上各有一个酚羟基,稳定性受环境影响较大,碱性环境下尤为突出,使用时应把控产物Ⅰ的存储环境,pH...  相似文献   
992.
对以湿法磷酸和工业尿素为原料合成磷酸脲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了较为适宜的用湿法磷酸合成磷酸脲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93.
对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中的甲基橙的合成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利用常温进行反应,充分利用了对氨基苯磺酸本身的酸性来完成重氮化,减少原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低温方法比较提高了产率,低温方法制备甲基橙的产率为69.5%。利用常温方法制备甲基橙的产率为78.7%。  相似文献   
994.
以香兰素为主要原料,经溴水溴代得溴代香兰素,再经氧化银氧化制取溴代香兰酸,最后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成功制得3溴--4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总收率66.4%。各步反应的生成物提纯后经过1H-NMR、I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95.
王卫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7):4250-4251,4270
利用较价廉的3-硝基-4-羟基苯甲酸在Pd/C催化下氢化还原得3-氨基-4-羟基苯甲酸,再与氯甲酸甲酯(或氯甲酸乙酯)成环得苯并[d]噁唑啉-2-酮-5-羧酸。目标化合物经1H 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81.6%。该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便于工业合成。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拟薄水铝石,正磷酸,碳酸铈,水为原料,三乙胺为模板剂合成了新型CeAPO-5分子筛。利用XRD、FT-IR、SEM和BET等手段对它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做了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CeAPO-5分子筛具有AlPO-5分子筛的晶体结构。Ce(III)的引入并没有改变分子筛的骨架结构。但会增加新型分子筛CeAOP-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997.
为提高动态总压畸变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引入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研究其在紊流相关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 表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可应用于紊流相关以预测动态总压畸变;采用单个工况进行自我预测时,神经网络显示了良好的预测能力,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很好;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5个工况作为样本预测各工况紊流度时,样本工况的平均紊流度与试验值一致,而测试工况中个别工况的平均紊流度与试验值有些偏差,网络的设置和训练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网络的预测能力.从与最小二乘法的预测结果对比来看,神经网络法是一种更有前途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逆变器(ANPC)中点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VPWM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ANPC逆变器中点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利用空间矢量合成方法分析了各矢量形成的中点电流,从而提出了一种利用大矢量合成中矢量的改进调制算法,并且分析了SVPWM调制模式下中点电压的偏移情况,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改进SVPWM控制策略和NVSVM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改进算法的优势;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平衡中点电压,同时能及时地校正中点电压的偏移,中点电压波动小。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当前网络入侵中模糊区域判断算法未考虑算法的自适应及容错性, 判断效率和稳定性均较差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多层逻辑结构 的网络入侵中模糊区域判断算法. 首先采用基于多层逻辑结构的模糊区域判断算法, 以自适应和容错性作为约束条件, 通过求取算法不同层反馈解, 得到网络入侵中的模糊区域判断结果; 然后基于判断结果, 采用警报合成算法将较多雷同警报合成为一条警报, 以防止形成警报洪流, 获取最佳模糊区域判断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的检测率和误报率总平均值分别为9313%和097%, 平均时间为10.13 s, 表明该算法具有显著的网络入侵模糊区域判断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0.
低等级粉煤灰由于活性低,需通过一些方法将其活性激活后再利用。为研究粉煤灰活性,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激发其活性,然后测试其力学性能及微观分析。将低等级粉煤灰分别以10%、20%、30%、40%的掺量等质量代替水泥制作胶砂试件,在1. 3 MPa、180℃的条件下蒸压10 h后分别标养7 d、60 d、90 d后测试其抗折抗压强度,并做XRD分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条件下养护提高了试件强度,激发了粉煤灰活性;随着养护时间增长,试件强度逐渐提高,且代替水泥掺量在20%~30%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