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31.
非伤害性取样方法获取的拟穴青蟹DNA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5只采自广西北海的野生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分别采用非伤害性(血淋巴)和伤害性(肌肉组织)取样方法提取基因组DNA进行COI扩增和ISSR扩增,检测DNA质量。结果表明,非伤害性(血淋巴)和伤害性(肌肉组织)取样方法获得的拟穴青蟹全基因组DNA的OD260/OD280分别为1.75~2.01和1.81~1.94,全基因组DNA纯度均较高,质量不相上下。同时,两种取样方法获取的DNA扩增片段大小均在600bp左右,同一个体扩增带型也是一致的。非伤害性(血淋巴)取样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在质量上可以媲美伤害性取样(肌肉组织)提取的DNA,可以用于其它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2.
广西海岸潮间带互花米草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莫竹承  范航清  刘亮 《广西科学》2010,17(2):170-174
2008年秋季对广西海岸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分布情况用手持GPS进行绕测调查。结果显示,广西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为389.2hm2,95%分布于丹兜海,其余分布于山口镇北界村海滩(3.2%)和营盘镇青山头海滩(1.8%)。广西互花米草群落73%生长于淤泥质土壤,年均扩散速率为24%,明显低于华东沿海的30%~59%。互花米草于1979年引种到广西合浦县,在山口镇山角海滩引种成功,在党江镇沙埇海滩引种失败,营盘镇青山头是新发现的互花米草引种分布点。营盘镇青山头和山口镇北界村这两处海滩将是继丹兜海之后互花米草漫延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33.
涠洲岛附近海域水质和底质环境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0的春季和秋季2个航次对涠洲岛附近海域的水质和底质监测结果,采用指数法公式对涠洲岛周边海域的水质与底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是涠洲岛附近海域的pH值,溶解氧和COD等各值的分布均匀,水质较好;油类和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一类海水标准,无超标现象,底质环境也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4.
谈北仑河口北侧岸滩资源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北仑河口北侧岸原保护现状提出岸滩资源保护的原理及保护的途径。建采用人工整治和生态整治的方法稳定河道和保淤保滩,防止北仑河口北侧河岸资源流失,同时提出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及卫星遥感资料,进一步展开岸滩资源的调研。  相似文献   
135.
彭慧婧  蒋艳  杨家林  邹杰  童万平 《广西科学》2008,15(4):449-451,460
在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盐场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进行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育苗中后期(Z3~M)添加投喂螺旋藻和用鱼油强化过的丰年虫两种饵料补充营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螺旋藻可以降低青蟹育苗中期状幼体Z3~Z5的死亡率和缩短育苗周期;用鱼油强化丰年虫后再投喂蟹苗,可以降低Z5~M的死亡率;两种补充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明显降低青蟹育苗后期死亡率,缩短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136.
黄子眉  李小维 《广西科学》2008,15(4):456-460
根据广西沿海防城港站、北海站和涠洲岛站3个海洋观测站的10年(1997~2006年)海水表层温度(以下简称SST)资料统计分析广西沿海海水表层温度。结果表明,广西沿海SST旬平均的年变化都呈单峰型。两旬之间的水温变化取决于本旬水温与上旬气温之差。SST月平均变化在3~7月递增,在9月至翌年1月递减。涠洲岛站各月月平均水温之间的差距比较小,北海站次之,防城港站各月月平均水温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广西沿海SST年平均水温都是在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6年出现高峰,在2000年、2005年出现低谷。  相似文献   
137.
水生无脊椎动物氮排泄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水生无脊椎动物含氮排泄物的种类、排泄率及排泄机制和途径,总结影响水生无脊椎动物氮排泄的各种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8.
总结全球范围内的船旗国对其法定证书签发职责的委托.SOLAS74、MARPOL73/78、LL、TONNAGE等公约从法律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具有发证职责的船旗国责任.理论结合实际,分析船旗国委托发证职责产生的原因,并归纳现行的船旗国发证职责的种类.  相似文献   
139.
通过对运输效率及其基本理论的研究,结合实际分析近年来液化气船、油船、集装箱船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相似文献   
140.
李森  范航清  邱广龙  彭胜 《广西科学》2012,19(3):276-278,288
于2006年3月到2007年2月,研究广西珍珠港交东海草床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矮大叶藻(Zosterajaponica)地上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矮大叶藻地上高度4月最大(10.2cm),9月最小(4.3cm),平均6.8cm;平均覆盖度46.1%,3月最大(65.0%),9月最小(36.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7.8g·m^-2和30.9g·m^-2平均4月最大,8月最小;地上高度、覆盖度及生物量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中潮区与整个海草床最相近;生物量与地上高度、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