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1 毫秒
301.
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事故黑点改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现场行车实验,利用动态视角、车辆加速度、横向力系数、驾驶员心率变化等评价方法,对黑点路段改善前后的行车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的改善措施使驾驶员视觉感知效果明显增强,车辆行驶稳定性显著提高,降低了驾驶员心理生理负荷.改善措施有效抑制了交通事故,验证了横向超高变坡设计预防交通事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2.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的粒子群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布设中添加相对较少的汇节点,进而提高网络覆盖度的有效方法.通过引入粒子群优化方法,在既有的随机布设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寻找最佳汇节点位置,同时通过添加汇节点的方法来优化网络的拓扑结构.理论数据和仿真分析表明,粒子群算法的引入,高效可靠,对现有网络的连通性有很大的提升,是一种较优的覆盖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03.
信号控制道路行程时间可靠度计算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提出了一天不同时刻下的动态行程时间可靠度计算方法.然后以实际连续若干天的历史行程时间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信号控制干道行程时间分布、行程时间可靠度在一天中的分布变化情况.实证结果表明行程时间分布存在偏峰和时滞现象,否定了当前行程时间可靠度研究普遍认为的行程时间服从正态分布假设.最后分析了行程时间分布中的可靠系数、峰度统计参量与行程时间可靠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304.
基于车道选择行为分析的交通标志优化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驾驶员变换车道时的认读标志行为,从感觉、知觉、判断、执行4个阶段分析快速路连续交通流条件下车道变换所需的时间及距离.给出了认读标志过程中消失点位置的确定方法.结合安全行车要求给出了车辆变道时的临界可穿越空档.通过引入变道成功概率,分析了车辆变道所需的最小行动距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通标志设置最小前置距离的理论模型.模型输出结果显示,其他条件相同时,流量越高,车辆变道时所需交织段长度越大,交通标志的最小前置距离也越大.模型应用于烟台市同三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优化设置,得到在不同变道成功概率下交通标志设置的前置距离,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5.
负载扰动下磁浮车辆多点悬浮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低速磁浮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非线性时变扰动下多点悬浮的控制算法设计及优化问题。建立多点悬浮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基于交叉耦合控制算法对各个悬浮点的输出误差进行补偿。与单点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交叉耦合的反馈控制算法,能够克服以往基于假设完全解耦设计出的控制算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负载扰动下交叉耦合反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6.
针对圆锥嵌套式Wolter-I型X射线聚焦望远镜镜片装配过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自适应一体化建模和仿真算法流程。利用Python语言结合Abaqus脚本接口进行二次开发,提出自适应建模仿真算法,并可精确获取不同工况下镜片的应力分布、面形偏差分布等结果。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用户界面(GUI)二次开发,形成了可操作性更好的插件,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和精度,节约了实验和人工成本。仿真结果给出了理想的镜片厚度及最佳装配载荷,并给出了更合理的面形偏差的评估方法,为光路分析以及指导实际装配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7.
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环境安全评价指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环境特性,提出了隧道路段长度研究范围.依据隧道运行环境风险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运用德尔菲法和聚类分析法提取隧道运行环境主因素,从道路环境指标和气候环境指标两个方面建立了三层次六个子因素集的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高速公路隧道运行环境安全评价指标的建立为隧道运行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8.
作为有河流经过的城市中独特的交通方式,水上巴士是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广州水上巴士客流量少、存在低乘坐率问题。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现有站点设置虽合理,但线路较短,部分江段缺乏站点设置;候船时间长、收船早,对公众出行选择水上巴士影响较大;水上巴士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换乘接驳较差,公交、地铁站距水上巴士码头500 m以外,对远距离潜在乘客吸引较弱;应借召开亚运会契机,将交通、休闲两功能结合,发展其为休闲性交通方式。研究成果将为广州水上巴士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为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的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9.
研究信息条件下单线路公共汽车交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方法,信息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公布的公交车辆运行数据,二是公交出行乘客出行经验积累的数据.通过对公交营运公司提供的公交车辆AVL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公交车辆运行信息,将乘客划分为四个类别,以调查问卷及车内统计的方式采集各类乘客的出行信息.通过建立信息条件下乘客出行行为模型,并结合建模方法,在自主开发的仿真实验平台上,对上海市49路公交车服务过程进行仿真实验,以公交服务可靠性为评价指标,对公交服务水平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10.
APTS下城市公交枢纽调度问题的实用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滕靖  杨晓光 《系统工程》2004,22(8):78-82
基于APTS(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背景,研究在提供公共交通信息的条件下公交枢纽调度优化问题,从公交车辆运行和出行者行为两方面充分解析公交枢纽广义费用的构成因子.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并用算例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