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花椒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花椒总多酚的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工艺,考察了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6.0,70℃吸附90min后,总多酚提取率为3.867 2%,模型预测值为3.929 7%,组合实验结果比模型预测值小0.062 5%.  相似文献   
92.
在石煤提钒工艺中,为了充分利用石煤中的有价元素硅,采用碱浸提钒工艺提取石煤中的钒和硅.经过预焙烧后,可以有效地破坏石煤结构,提高钒硅浸出率.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h、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4h、固液比(g∶mL)1∶1.4、矿碱质量比1.2∶1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86.6%,硅的浸出率为61.4%.  相似文献   
93.
重晶石矿粉经王水及氢氟酸溶解可溶性盐类和除硅,用盐酸与氯化铵混合液溶解硫酸钙盐,将试液进行固液分离,并充分洗涤,沉淀经800℃灼烧恒重,即得重晶石样品中BaSO4含量。本法简单、快速,相对标准偏差RSD(n=8)〈0.3%。  相似文献   
94.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取准确数据和确保实验安全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注重实验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基本操作训练。  相似文献   
95.
与传统电容器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循环性能优异、大倍率充放电特性好、能快速充放电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在众多领域中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主要包括3大类,即碳基电极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及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鉴于超级电容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级电容器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
微波、超声波和热回流提取技术分别用于提取杜仲中的绿原酸、咖啡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考察了提取时间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助提和热回流提取分别需90 min和120 min才能达到最大提取,而微波助提仅需50 s就可达到.在微波助提和热回流提取中,水比甲醇提取效果要好,而在超声波助提过程中,用甲醇作溶剂获得的提取率比水高.3种提取方法的重现性均较好.综合来看,微波助提比超声波助提和热回流提取技术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杜仲中酚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97.
合成了一系列基于Zna [ M (CN) b ] c ( M = Fe^2+ , Cr^3+ , Ni^2 + , Co^3+ , Mn^3+ , Mo^4+, Cd^2+ 和 Fe^3+) 的双金属络合催化剂,并且用于催化环氧丙烷和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以研究中心金属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金属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很大,其中以Co^3+,Ni^2+为中心金属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效能,分别达到2000和482g/g,而以Cd^2+,Mn^3+为中心金属的催化剂几乎没有催化活性。以Co^3+,Ni^2+,Fe^3+为中心金属的催化剂能得到x(CO2)大于0.3的共聚物,而其它催化剂的共聚产物的x(CO2)小于0.1。  相似文献   
98.
以硝酸钴和六次甲基四胺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制备了Co_3O_4,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材料随反应条件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形状,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Co_3O_4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120℃反应24h后的材料放电比容量可达1 176.8mAh/g,且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锂离子在LiMn2O4正极材料中的界面过程.结果表明:LiMn2O4电极的交流阻抗复平面图中高频区的半圆,是由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在LiMn2O4表面吸附形成表面层的电阻和电容引起的,中频区的半圆是由电极LiMn2O4内的电荷转移反应电阻和双电层电容引起的,而低频区的直线则是由锂离子在LiMn2O4中的扩散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0.
采用新兴的软化学方法合成了锡氧化物基粉末材料.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锡氧化物基材料的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200 nm,颗粒之间形成了类似中孔材料的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这种材料的可逆充电容量超过570 mAh/g,30次循环后平均每次循环的容量衰减只有0.15%.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明锡氧化物基材料有望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