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出了一类在钢板上粘贴格构增强木芯复合材料(GW)的桥面板,即钢-GW组合桥面板。研究了此类钢-GW组合桥面板的制作工艺,并对其进行四点弯曲试验。通过换算截面理论推导出钢-GW组合桥面板的组合刚度、最大挠度和应力计算公式,并将其弯曲性能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利用换算截面法研究分析了GW板的上下面板厚度、格构数量以及木芯种类对组合桥面板的组合刚度和跨中应力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钢板上粘贴GW板可以有效减小钢板表面应力和位移,降低开裂风险并大幅度提高钢板的屈服承载力以及刚度。  相似文献   
92.
作为一种新兴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质雷达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结合工程实例,开展了地质雷达检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基病害的应用研究.根据现场检测得到的雷达测线剖面图和单道波形图,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疏松和脱空等典型地基病害进行了图像解释,并采用现场静力触探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具有快速确定地基病害位置的能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基病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3.
基坑变形时间效应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基坑变形监测结果,采用以软土流变粘弹塑性模型(SSC模型)为基础的 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施工过程的基坑工程计算模型,在反分析获取SSC模型参数的基础上,开展了模型参数验证和基坑变形规律的研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间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反分析得到的模型参数使得计算结果更趋合理;SSC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软土中基坑变形随时间变化的流变特性,为信息化施工的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4.
在正断层引起的地面永久性大变形作用下,埋地管线可能会发生拉伸、剪切等形式的强度破坏,亦可能在局部受压区发生屈曲破坏。利用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穿越正断层埋地管线的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接触分析方法模拟正断层引起的地表永久性大变形作用下管线—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管径、跨越角对管线破坏模式的影响。依据算例分析可知:小口径埋地管线易发生拉伸强度破坏,大口径薄壁管线易发生屈曲失效,口径0.65 m 是管线从发生强度破坏到发生屈曲破坏的临界值;当跨越角大于90°时,角度越大越易发生屈曲失效,跨越角为100°是埋地管线发生强度破坏与屈曲失效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95.
在考虑上部主梁对桥墩墩顶约束及基础约束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边界条件合理的船舶与桥墩撞击理论力学模型,采用Laplace正变换和Crump逆变换,对该动力控制微分方程进行理论求解并分析撞击力与位移响应。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欧洲规范以及未考虑墩顶约束的悬臂墩模型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虑被撞桥墩墩顶受上部结构的约束作用对撞击响应的影响较为显著。分析上部主梁结构等效约束刚度与被撞桥墩船撞力及墩顶位移的关系并与欧洲规范和铁路规范进行了比较。建立了峰值撞击力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在欧洲规范的基础上增加考虑了桥墩侧向刚度、船舶质量及船艏刚度等因素,与其他规范公式在改变不同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6.
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因其跨越能力大、伸缩缝少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且跨径联长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该类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较为复杂,并且温度变形较大,受减隔震方案的支座选取及约束体系影响较大,在抗震设计时应予以考虑。本文以某长联大跨复杂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常规的设计方案不满足抗震要求,需进行减隔震设计。分别设计了单墩固定和双墩固定两种形式的墩梁连接方式,并从温度作用下产生的附加内力、伸缩缝位移、支座和墩柱的地震响应、减震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提出最优减隔震方案。分析表明:双墩固定方案的地震响应相对于单墩固定方案稍小,减隔震效率相对较高,且伸缩缝位移相对较小;双面摩擦摆+黏滞阻尼器方案地震响应最小,减震效果最好,但阻尼器易漏油,维护成本高;钢支座(边墩)+高阻尼橡胶支座(中墩)方案支座剪力偏大;综合考虑温度变化影响、地震响应、减震效果以及减隔震方案的可维护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的影响,双墩固定的钢支座(中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边支座)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97.
98.
曲线钢箱梁桥在步履式顶推过程中的横向倾覆稳定性控制至关重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及计算对可能影响到倾覆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轴线偏移、支点脱空、支点纵横向间距、风荷载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中轴线偏移、支点的纵横向间距对结构的横向倾覆稳定性影响较大;在顶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中轴线偏移量,尽量增大支点的横向间距,合理控制支点的纵向间距;支点的脱空可能导致结构发生横向倾覆失稳,特别是外弧侧和边支点截面的脱空影响更大;在顶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各支点顶推力,使支点均衡受力,共同工作;当风荷载较小时,其对结构的倾覆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锈蚀对新型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外加电流加速锈蚀法对间断式开孔钢板连接件进行快速锈蚀处理,以设计锈蚀率为变量设计3组共6个推出试件,并利用有限元模型分别就开孔钢板与贯穿筋的锈蚀对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锈蚀率较低时,开孔钢板的锈蚀会增大接触面的黏结力,从而提高结构的初始刚度与极限承载力;随着锈蚀率进一步增加,结合面产生的锈胀裂缝导致钢混之间的黏结失效,连接件抗剪性能大幅降低;贯穿筋在锈蚀率达到10%时,连接件极限承载力仅下降5%,初始刚度几乎无衰减。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