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在大气状态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Au表面上的电场加工实验,实验分析表明:对表面结构的超微加工主要是准机械接触近场放电作用。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旋风铣削法应用于精密加工,必须研究高速条件下以铣削头为重点的旋风铣削机床工艺系统动态精度.分别建立了旋风铣削用于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与精加工时铣削头主轴部件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评价其动力特性所需基本数据资料的计算公式或方法,编制程序输入后,可用于高速精密铣削头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3.
锤杆中的应力波历程包括锤击和回弹两个阶段 冲击阶段的应力波影响着锤杆的疲劳寿命 ,它的幅值主要取决于冲击速度和材料性质 就锤杆的使用期而言 ,其应力波幅值呈正态分布 根据断裂力学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推导出了锤杆在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估算公式 进行了实例计算和讨论 ,提出了一些延长锤杆疲劳寿命的建议 图 2 ,参 5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国体育赞助市场低谜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赞助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一种市场投资手段,然而,在中国,体育赞助市场却一直萎靡不振,原因何在?本文着重探讨其成因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旋风铣削加工中,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热变误差和刚性变化使工件与工具表面交线不是理想的螺旋面包络线,其位置也产生了偏差,影响到加工工件质量.以旋风法应用最多的螺纹加工为例,分析了工件受力与热变形对包络线位置的影响,螺纹中径螺距等衡量互换性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及近似计算式,它们随加工点位置不同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6.
借助耦合映像格子模型,选取瓦斯压力的平方作为状态场变量,对瓦斯涌出时空混沌动力系统建立瓦斯涌出耦合映像格子模型,并分别选取空间扩散系数0.1,0.5和0.9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得到了从有序到无序3种不同的瓦斯涌出时空行为发展图.从瓦斯涌出的时空行为发展图可以看出:随着空间扩散系数的不断增大,瓦斯涌出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可以采取降低空间扩散系数中相关影响因数的方法,使瓦斯涌出规律向有序的方向发展,这样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治瓦斯灾害.  相似文献   
7.
在回顾MIS的发展历史,分析传统MIS的不足以及Intranet对其进行的继承和挑战的基础上,对变革企业传统MIS,建立企业信息网络--Intranet的基本框架和构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隧道火灾事故的不确定性与传统火灾风险分析方法的主观性等特点,以火灾理论以及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公路隧道火灾模糊事故树分析(FFTA)模型;应用三角模糊理论,求出基于专家认知水平的基本事件模糊概率及顶上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最后把导致火灾的各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进行了模糊分级比较.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隧道中存在火源以及隧道中存在可燃物是导致火灾的最主要要素,其次为灭火措施失效.全面分析引发公路隧道火灾的各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动态监测隧道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制定主动、被动防火救灾策略,是降低隧道火灾风险的基本途径,它对保证公路的交通的安全运营与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上浮式风机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风电技术,能为蕴藏丰富的深海风能开发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浮式基础的大幅度运动、缆索的非线性大变形、叶片和塔架的大柔性及叶片承受的巨大运行风载荷,使得风浪流载荷作用下海上浮式风机系统耦合动力学分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考虑到海上浮式风机特有的运动和体型特征,论述了海上浮式风机水动力学、气动力学、锚泊系统动力学和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现有载荷计算和动力学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可能的解决方法,指出未来应从全局系统出发研究水动力学、气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耦合问题,从而发展并形成海上浮式风机的专业分析方法与工具.  相似文献   
10.
尹敏 《科技资讯》2009,(6):208-208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日益蓬勃发展的大学生社团活动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新途径。因此,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规律,把握其应该遵循的原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调动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与和投身活动的积极性和全动性,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