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47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钢琴学习和演奏需要勤奋的练习,练习过程不可避免产生疲劳.寻求一种既有乐趣的健身锻炼方法,在身位、协调、柔韧、灵活、控制等多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又可以有效解除钢琴练习的疲劳,为提高钢琴训练和演奏水平提供良好的身体和心理保障.在这方面,健身球练习无疑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在女性意识的嬗变发展过程中,显示着女性意识由自觉走向自醒,由模糊困顿到明晰多样。从不同阶段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虚拟世界是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高度并行的实时计算技术等集成起来所生成的模拟世界。在当代社会,虚拟世界形成一个人类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新型模式已深刻地影响并主导了人类生活。在这一境遇中,传统艺术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艺术精神的引申意义受到质疑和艺术的“乌托邦”色彩被淡化,导致艺术呈现走入困境。  相似文献   
4.
牡丹与寒梅:以两种花卉阐释唐宋士人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历来有花卉鸟兽抒情明志的传统。在特定历史时期中,某种自然物象同特定的情感和意义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固的关系,经过社会的认同,物象便转化为人的情感符号而失去了自身客观性质的特征而成为时代的一种标志。牡丹与寒梅就是唐宋两代士人给予充分观照的审美对象,前者艳绚丽、神采外放,代表了唐代建功立业、开张扬厉的时代精神;后者瞿瘦淡雅,外枯中膏,可与宋人淡泊收敛,质朴深微的心态相契合。唐人爱牡丹,宋人重寒梅,从两种花卉的分析中,可对唐宋的时代精神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虚拟现实应用于电子商务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能对目前电子商务普遍性问题进行解决,但虚拟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本方法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6.
利用集值形式的Ky Fan不等式讨论集值映射的H导数的变分包含问题,分别对紧集和非紧集两种情况,给出了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
韩愈的天人感应论属于我国古代天人感应论的第四种类型,他从“天入相乖”、“祸善福淫”的角度提出了天与入感应的独特方式。从当代环境伦理学视角看,韩愈的天人感应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道德关怀,与当代环境伦理学一样,具有强烈的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以及相似的基本原则和道德目标。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探讨韩愈的天人感应论,对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搞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社会生活节奏越加快、矛盾越复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心理健康就越显得重要。当前要充分把握心理健康标准及其重要性,调查研究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克服心理异常,医治心理疾病,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评估方案设计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估工作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策略,而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估方案则是高校开展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当前课程评估工作中存在对评估缺乏正确的认识、指标的封闭性、过程缺乏规范性、结论缺乏动态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课程评估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目标性、基础性、信度和效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评促建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筛选的两个微生物种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真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制成液体培养菌,分别添加到种植白茅和藨草的污染土壤中,经与对照比较,在两种微生物菌液的调控下,白茅和藨草对不同重金属的积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