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6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了木聚糖碱抽提液超滤过程中膜面污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膜面污染可逆性;分析了膜面清洗方法、反冲洗对溶剂透过率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低,进料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减轻膜面污染;膜面污染为部分可逆;4% NaOH溶液能有效地恢复溶剂透过率,而反冲洗只能部分地恢复溶剂透过率。  相似文献   
82.
碳源对里氏木霉β-聚糖酶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里氏木霉β-聚糖酶的生物合成,并比较了以玉米芯、纸浆、粗木聚糖为碳源对里氏木霉β-聚糖酶诱导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里氏木霉以15 g/L的玉米芯为碳源合成β-聚糖酶,培养4 d时滤纸酶活、羧基纤维素(CMC)酶活、纤维二糖酶活和木聚糖酶活分别为1.03 FPIU/mL、0.54、0.08和149.7 IU/mL;以纸浆为碳源,可得到较高纤维素酶活、较低木聚糖酶活的β-聚糖酶;以粗木聚糖为碳源,可制备低纤维素酶活的木聚糖酶,木聚糖酶活与CMC酶活的比值高达785.4,适合于纸浆的生物漂白。  相似文献   
83.
随着新一轮海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的海洋科技管理组织架构及资助体系处在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的关键期。世界范围内,英国海洋事业发展具有独特意义。本文选取英国研究与创新署、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国家海洋学中心、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了英国海洋科技组织架构和资助情况,总结了其建设发展的相关经验,并总结相关启示,一是做好海洋科技管理资助体系顶层设计,依法进行改革创新;二是建立海洋领域资深专家学者库,定期进行项目汇报,保证项目评审全过程的专业性和项目完成质量;三是促进市场化、多元化的对外合作发展模式;四是注重学科长期研究和海洋学复合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4.
生活圈的边界划定是社区生活圈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现有的划定方法有基于行政边界或控规单元、依据设施服务半径及可达性、居民日常活动行为三种方式,其中基于居民日常活动是最接近社区生活圈本意的测度方法。但目前这一方法的应用主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成本高且样本有限,难以描述社区大多数居民的活动规律,更缺乏对大范围不同类型社区生活圈的全貌认识。以成都市为例,基于大样本的手机位置服务数据(LBS),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Infomap)对中心城区(549 km2)的社区生活圈进行测度,通过识别其规模和边界特征,进一步探讨空间要素对社区生活圈边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通过选取恰当的单元精度和距离约束d值,可以获得较好的网络聚类结果(接近15 min生活圈的实际规模);基于LBS数据划分的社区生活圈面积规模差异较大,但大多数的规模处于1~5 km2之间;三类代表性空间要素中,路网密度与社区生活圈面积规模存在中等程度相关,区位和商业兴趣点(POI)密度与社区生活圈规模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社区生活圈的人口密度与三类空间要素存在强相关。基于手机...  相似文献   
85.
基于VxWorks的实时通信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实时通信模块,以PC104开发板为硬件平台,软件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利用以太网、ISA总线等通信方式实现内部信号处理模块与外部其他模块的信息交互。着重介绍了实时多任务的设计流程,设计实现了ISA总线方式的数据通信和单点对多点的网络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86.
87.
摘 要 为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 2020年12月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来评估DKD患者严重程度,将其分成四组,每组60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Hcy水平、肝肾功能等。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Hcy水平与不同程度DKD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单纯T2DM组相比,DKD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Hcy水平随DKD严重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eGFR、叶酸水平则相反,其中ALB-DKD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ALB-DKD组、NAALB-DKD组HHcys发生率、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和NADKD组(P<0.05),且两组Hcy水平与叶酸、eGFR均呈显著负相关,与UACR、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是单纯T2DM患者发展为ALB-NADKD、NAALB-DKD及ALB-DKD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可见HHcy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发生DKD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8.
古近纪时期的板块运动造就了渤海湾盆地洼隆相间的构造格局,需要从地质年代学角度研究单一湖盆的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内部的沉积响应。以南堡凹陷高柳地区始新统为例,利用标准井预处理的自然伽马曲线,利用频谱分析、连续小波变换和滑动频谱分析等方法识别蕴藏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基于绝对地质年代锚点,建立天文年代标尺,估算沉积速率,重建古湖平面变化和古沉积物供给能力,从区域沉积体系演化的角度讨论米兰科维奇记录对沉积响应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1)始新统沉积序列受控于长偏心率、短偏心率、斜率和岁差周期,共识别出20个长偏心率周期,85个短偏心率周期,累计约8.1 Ma;(2)Es31、Es2、Es1x和Es1z亚段顶界面绝对地质年代分别为33.3、31.9、30.5、29.5 Ma,平均沉积速率约124.2 m/Ma;(3)湖平面于36.6~33.3 Ma大规模上升,于33.3~30.5 Ma持续下降,于30.5~28.5 Ma再次小幅回升,而36.6~28....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随着智能冰箱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冰箱果蔬食材进行精准的类别识别,进而对食材进行保鲜控制,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目标检测技术依靠深度学习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渐渐应用于食材盘点的方法。通过对冰箱果蔬食材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集成学习思想的YOLOv5和EfficientDet融合的方法。首先对冰箱食材数据集进行了伪彩色图像处理,将SE模块和CBAM模块整合提出了新的SC模块,并引入到YOLOv5s网络中,组成SC-YOLOv5s网络结构;然后将SC-YOLOv5s网络结构与EfficientDetd0网络进行异质集成;最后用集成后的整体网络对尺度有差异但外貌相似的食材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当IOU阈值为0.5时,在60类果蔬食材测试集上,改进后集成模型的平均最大精确度(mAP)从SC-YOLOv5s的95.88%和EfficientDetd0的83.22%提高到了97.36%,明显提升了对果蔬类食材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0.
为研究东北三省汉族人群17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在获得书面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研究抽取了东北三省汉族人群中无直接亲缘关系的326份血样卡,其中,辽宁省63份,吉林省107份,黑龙江省156份。使用PowerPlex@21 System荧光扩增试剂盒对17个STR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再利用Modified-Powerstates软件计算其法医学参数。经分析得出,在17个基因座中,13个基因座的个体识别能力及遗传多态性较高,其中D18S51、FGA和PENTA_E 3个基因座尤为突出;剩余4个基因座中,D3S1358和CSF1PO中等,TH01和TPOX较低。同时对东北三省汉族人群和其他14个人群进行族源推断,通过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主成分分析、遗传距离计算、多维尺度分析,研究发现14个人群中的所有汉族、云南白族、云南彝族、云南纳西族和韩国均与东北三省汉族的人群之间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而剩余人群则与目标人群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