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5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791篇
系统科学   710篇
丛书文集   369篇
教育与普及   1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1篇
现状及发展   76篇
研究方法   23篇
综合类   12196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591篇
  2013年   643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643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卟啉杀虫剂对稻蝗的毒杀作用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太原晋源区的中华稻蝗为材料,用以5-氨基乙酰丙酸(ALA)为主要成份的卟啉杀虫剂作用蝗虫,7d内处理组雄虫全部死亡,而对照组雄虫死亡数约为一半,雌虫死亡数在低浓度下无明显差异.用荧光检测法和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法对试虫作进一步的毒性分析,发现卟啉杀虫荆作用于蝗虫后,导致雄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A分析组平均降低73.049mg/g,B分析组降低106.271mg/g.雌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不显著,A分析组平均降低22.741mg/g,B分析组为6.640mg/g.由此得知,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与试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呈相关关系.此外,分析表明,卟啉杀虫荆作用于试虫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试虫体内每毫克蛋白原卟啉Ⅸ(PpⅨ)的含量普遍提高,这一点与Constantin A.Rebeiz的部分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同时还发现,A分析组中雄虫平均每毫克蛋白PpⅨ含量处理组比对照组高0.351gg/mg,雌虫的高0.277pg/mg,前者比后者多0.074pg/mg.B分析组中雄虫平均每毫克蛋白PpⅨ含量处理组比对照组高0.171μg/mg,雌虫的高0.103μg/mg,前者比后者高0.068μg/mg.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与试虫体内每毫克蛋白中PpⅨ含量呈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是由PpⅨ的光敏毒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92.
Mo/CuZSM-5的微波辐射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微波辐射,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Cu^2+交换度的Mo/CuZSM-5催化剂,并探讨了交换液浓度、固液比、微波强度以及微波加热时间对交换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交换方法、不同交换度下的催化剂对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并进一步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交换液浓度和固液比对交换度有较大的影响;与室温离子交换法相比,微波辐射下的离子交换速率和交换度大幅度提高.对不同催化刺样品催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活性与Cu^2+含量密切相关,Cu^2+的适量引入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微波辐射离子交换并未改变分子筛载体的结构;Cu^2+的引入促使更多的活性物种分布在催化剂外表面。  相似文献   
93.
实验研究了活性炭无纺布表面CO2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气流速度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能够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CO2,系统的能耗也低;环境温度对活性炭无纺布表面CO2吸附效率的影响不大,但低空气湿度有利于CO2的吸附;在实验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表面VOCs的吸附效率与迎风气流中VOCs的体积分数无关,与污染源的种类有关;低气流速度有利于VOCs的吸附;虽然增加吸附层的层数既有利于活性炭无纺布表面的CO2吸附,也有利于VOCs吸附,但实验中当吸附层增加到3层以上时,吸附效率随吸附厚度的增加而提高的效果不再明显,而吸附系统的阻力却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94.
本文首先在均值-方差框架下,对最优套期比率(OHR)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进行了回顾.我们对OHR的估计模型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别通过移动平均(RW)模型、EWMA模型和基于PE分布的强估计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对各种模型、方法都是基于最小方差(MV)框架的,在中国期货市场上,这种分析框架比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
化学合金法研制Co-Fe-Ce-B非晶合金磁性纳米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合金法,得到了Co-Fe-Ce-B系多元钴基非晶合金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以及物理吸附仪,对其组分比例、粒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较温和的试验条件下,利用化学合金,能实现纳米粒径的Co-Fe-Ce-B非晶态合金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  相似文献   
96.
一种新的企业网络安全体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网络安全体系构架包含的必要元素。在分析了常用的网络安全体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企业网络的三层体系结构网络安全模型,为企业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连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
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硫和高氨氮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炼油厂含硫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油、COD、硫化物及挥发酚而难于生化降解,催化剂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氨氮、盐类、悬浮物质以及低浓度的有机物而成为水处理的难题.本文采用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对含硫污水和催化剂高氨氮污水的混合污水进行了现场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污水COD为2090mg/L、氨氮为600mg/L、挥发酚为27mg/L和硫化物为154mg/L的情况下,ABFT系统出水COD为95mg/L、氨氮为4.0mg/L、挥发酚为0.30mg/L和硫化物为0.0067mg/L,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在处理工艺中,动态氧化和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ABFT反应器采用了合成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该载体具有大孔网状以及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化学性能,高效微生物B350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载体上.克氏定氮法表明,ABFT中生物负载量为32mg/L.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理高氨氮污水方面,ABFT工艺比SBR工艺具有更强的优势,同时,ABFT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98.
李铁男  翟涛  温强 《应用科技》2005,32(8):31-33
本系统在滴灌水网的控制节点处加装无线通讯单元实现了对全系统的远动功能.滴灌控制装置主要由PLC、无线数传电台/遥控模块、交流变频器、远传压力表组成.通过PLC控制数传电台和遥控模块,成功地实现了数传电台及遥控模块间的无线通讯,使得滴灌系统中各节点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99.
当把D/A输出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出控制信号时,输出曲线的连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细分D/A输出,能够使输出曲线更为连续。介绍了细分D/A输出最小增量使输出曲线更为连续的传统方法,给出了细分D/A输出最小增量的新思路,指出了使用3个D/A转换器,细分连续2个D/A转换输入数据的增量,能使D/A的输出曲线比单个D/A转换器的输出更为光滑连续。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FBD型、B112型CO高变催化剂进行H2S中毒、恢复的活性比较,发现FBD型CO高变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好、耐硫性能强的特点.采用扫描电镜、BET、红外光声光谱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FBD型CO高变催化剂添加的耐硫助剂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并且能优先与H2S结合,屏蔽催化剂中Fe3O4的Fe2+活性位与H2S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耐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