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06篇
  免费   1038篇
  国内免费   1864篇
系统科学   1793篇
丛书文集   955篇
教育与普及   1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7篇
现状及发展   480篇
研究方法   49篇
综合类   28338篇
自然研究   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593篇
  2015年   980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534篇
  2012年   1802篇
  2011年   1875篇
  2010年   1985篇
  2009年   2110篇
  2008年   2220篇
  2007年   2389篇
  2006年   2097篇
  2005年   1762篇
  2004年   1478篇
  2003年   1260篇
  2002年   1690篇
  2001年   1388篇
  2000年   1087篇
  1999年   5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20篇
  1974年   21篇
  1972年   17篇
  1971年   17篇
  1970年   30篇
  1969年   20篇
  1966年   19篇
  196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利用S7-200 CPU226和TD400C文本显示器友好人机界面构成真空镀膜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程序编制及在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实现了建筑玻璃真空镀膜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992.
克隆、表达和纯化禽流感病毒H5N1 NS1基因序列,为筛选与NS1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以及深入研究NS1蛋白的功能打下基础.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AIV NS1基因,将酶切处理后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载体上,经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正确后,鉴定出NS1基因的阳性重组子.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1 mmol/L 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检测,获得预期蛋白的表达,通过Ni-NTA树脂蛋白纯化系统对NS1蛋白进行纯化.结果成功克隆H5N1亚型AIV的NSl基因,其核苷酸序列长度为678 bp,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以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预计大小一致,表达产物在上清及包涵体中均有表达.经纯化,目的蛋白纯度高达90%,成功表达纯化出28KD的NS1融合蛋白并鉴定其免疫学活性.成功克隆和表达了禽流感病毒H5N1 NS1基因序列,为进一步研究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93.
讨论了广义Calderón-Zygmtmd算子与Lipschitz函数b生成的交换子[b,T]从L<'n/β(Rn)到BMO(Rn)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994.
为探讨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水体的光学特性,研究了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小江回水区5个断面可见光衰减系数Kd(PAR)与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悬浮物浓度、溶解性有机物及叶绿素等水质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区域可见光衰减系数和透明度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变化显著。可见光衰减系数在0.23~4.82 m-1之间变化,均值为(1.03±0.07) m-1,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统计分析表明,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2=0.7791),表明两者可相互反演。与总颗粒态物质浓度,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浓度的相关性显著(R2 =0.728 5,R2=0.763 7),与溶解性有机碳有一定的相关性(R2=0.128 9),与叶绿素a相关性不明显(R2=0.006),分析表明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是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5.
分别以日本结缕草的成熟胚和茎节为外植体,建立并优化了2套组培再生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适宜诱导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添加2 mg/L 2,4-D配合0.2 mg/L 6-BA,诱导率为42.5%;继代培养可改善愈伤组织状态,增加胚性,其中增加培养基渗透压,并适当添加ABA(0.2 mg/L),可明显提高胚性愈伤组织比率;继代2次后的愈伤组织在3种细胞分裂素6-BA,KT,ZT适当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率可达到50%~75%.在以茎节为外植体的组培体系中消毒处理和预培养是比较关键的环节;预培养时MS培养基效果优于1/2 MS,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25 mg/L KT,1.0 mg/L ZT和0.1 mg/L NAA为比较适合的芽诱导培养基,诱导率可达37.9%.同时,比较了两套再生体系的优缺点,为日后日本结缕草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基于H8/3048F单片机设计了一款具有自动出入车库功能的智能模型车.单片机H8/3048F根据模型车前后两排光电传感器检测的赛道与车库信息判断模型车的当前位置,确定行驶状态,控制电机转速和舵机转角,从而使模型车精确快速的出入车库.本文分析了模型车倒车出库时的前轮转向特点,同时针对模型车出入车库特点提出了闭环PD调节的车速控制与开环PWM控制舵机转向的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证明,利用本控制策略的模型车能够快速平稳精确地出入模型车车库,具备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蠕动转向关节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拱泥机器人蠕动转向关节的运动关系,提出了可实现直行和转向运动的3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基于对3-UPS并联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吗,首先建立了3-UPS运动学模型,得出3-UPS并联机构动平台和各支链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关系式.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3-UP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确立了系统的驱动力、驱动力矩以及各个支链主动杆的驱动力.利用Matlab软件对其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的驱动力和驱动力矩变化曲线为拱泥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小型单相同步发电机并列控制器设计时,并列参数选择需要限制合闸后冲击电流不大于一定范围。通过建立小型单相同步发电机并列系统的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制的计算软件,研究了两台单相同步发电机在不同并列参数差值下并列的暂态过程,得出在3个并列参数差值单因素及多因素作用下合闸后冲击电流的大小和变化规律,为单相同步发电机并列控制器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并列条件。  相似文献   
999.
通过Sonogashira钯催化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疏水性荧光共轭聚合物,聚[2,5-二壬氧基-1,4-苯撑-乙炔撑-2-甲酰-基1,4-苯撑](poly[2,5-bisnonyloxy-1,4-phenylene-ethynylene-2-formyl-1,4-phenylene],PPECHO),并研究了此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PPECHO在水溶液中荧光发生明显猝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通X-100(TX-100)后,聚合物的荧光显著增强,而其它表面活性剂(Tween、Brij-35、CTAB、SDS)对PPECHO的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影响.据此,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的选择性检测TX-100的荧光方法.最佳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TX-100的浓度分别在0-0.2×10-3和0.2×10-3-0.8×10-3mol/L的范围内分段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6.5×10-7mol/L.同时,两条工作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TX-100的浓度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一致,这为胶束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直接的指示.该法用于实际样品中TX-100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反胶束体系中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小酶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静电作用,提高酶的活性,在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加入了正辛醇,并用微量量热法研究了AOT/正辛醇/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正辛醇浓度(c),含水量(wo),pH及温度(T)对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辛醇的加入确实有利于纤维素酶活性的提高,而在上述反胶束体系中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最佳条件是c=0.11mol·L-1,w0=3.1,pH=5.01,T=315.57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