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1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584篇
系统科学   352篇
丛书文集   285篇
教育与普及   2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70篇
研究方法   39篇
综合类   9584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体育对人的生物性素质和人素质培养的分析,阐述了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塑造人的健全性格,培养拥有健康身心、智育、德育、高尚品质为一身的综合素质性人才。  相似文献   
42.
文献信息检索网络教学系统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基于Web技术的文献信息检索网络教学系统的制作,重点介绍了系统内容和结构,指出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网络化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体现,对实现优化教育资源、完善教学手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文章结合吕梁地区实际,对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确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和进行产业化经营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44.
根据山西省现有公路和桥梁状况,为恢复和提高旧桥的承载能力及通过能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迫切需要进行评价和加固改造。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和特征出发,反对不分教学对象差异的"唯探究主义",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倾听,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相似文献   
46.
阐述自动配置IP地址和计算机名实现方案,给出在WINDOWS2000和WINDOWS98下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47.
模糊Riemann-Stieltjes积分的收敛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Riemann-Stieltjes积分是模糊分析中的一类重要的模糊积分,但相应的积分序列的收敛定理尚未见到.将给出模糊数值函数列关于实函数和模糊数值函数关于实函数列的两类模糊Riemann-Stiehjes积分序列的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48.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语言层面的歧义现象,比如:语法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等。本文从心理和语言的角度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和二语学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最后,文章概括性的讨论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
旅游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景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并对各相关要素进行细化分析.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旅游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框架.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用实证的方法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验证,并做了一定的扩展。结果发现与可识别身份条件相比,完全匿名与单向匿名均使得评价的批判性增强,评价者关注点在评价内容上,但评价的认知涣散也增强。匿名评价效应的关键因素在于评价者身份的隐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