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8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782篇
系统科学   797篇
丛书文集   348篇
教育与普及   2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84篇
研究方法   19篇
综合类   11982篇
自然研究   1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774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946篇
  2010年   872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910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分析认为应重新审视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实现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阐述了银证合作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并对我国混业经营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国内绝大多数化纤企业仍然采用人工取样滴定酸浴检测方法,而这种方法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导致测量重复性差、测量结果滞后、实时性差,因而调配的酸浴品质不高,浓度波动较大,对粘胶纤维的生产品质影响很大。针对以上问题,采用S7—200PLC和VISUAL Basic及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了多通道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配置灵活,扩充方便,可靠性高,能以支现形象的方式表现实时数据,同时对历史数据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了保存,可方便地进行查询和分析。实际应用表明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网络话音业务的近似分析和仿真,建立了相对简单的复用带宽分配机制.首先对规模较小、性能参数比较确定的接入网进行建模和具体分析,然后利用网络仿真器对所建模型丢失率随带宽变化的特性等进行了仿真,对缓冲区与时延等影响网络话音复用带宽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在网络为有限规模时,本文的结论对于确定区分服务中应当分配给IP电话业务的网络带宽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现场总线与工业开放式互连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各种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情况的分析,指出了PROFIBUS、FF等不同总线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并与集散式控制系统进行比较。从通信协议分析,现场总线设备层可用以太网实现,并与管理层、控制层相结合,形成工业以太网,构成管控一体化的工业开放式互连系统。  相似文献   
105.
动力配煤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洁净煤技术,其关键在于方案优化。本文以多目标规划的优化计算方法为依据,开发出适合于煤炭企业常规动力配煤的配煤软件,为煤炭企业动力配煤提供了依据。该软件人机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可以对方案进行人工修正,并设有在线检测出口与其它数据库系统及Internet的连接,应用实践表明软件运行效果良好,适合煤炭企业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一种利用SPIHT算法进行图像分层压缩的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图像平滑技术将图像分解为平滑部分和轮廓部分,然后以一定的编码率分别对它们进行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分配各层的编码率,能够获得视觉效果比单独采用SPIHT编码更好的编码图像.  相似文献   
107.
在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解调方法后,对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在土木工程中的国内外的应用作了详细的综述,探讨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用于土木工程检测时的一些关键问题,指明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Totally 19 samples of typical Upper Proterozoic-Lower Cambrian sedimentary rock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an organic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Almost all these rocks have high TOCs, super-maturities and similar biomarker distribution. As an exception, however, the Sinian Nantuo Tillite shows much lower TOCs and little phytane and pristane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other strata, which implies a very faint photosynthetic process, and a restricted euphotic zone and quite limited sunlight within the sedimentary water column during the Sinian glaciation age in the western Yangtze region providing an evidence for palaeo-oceanic environment of the Neoproterozoic Snowball Earth age.  相似文献   
109.
论FDI对西部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对我国西部地区利用FDI的现状进行了描述 ,然后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FDI和制度变迁的关系 ,指出FDI是影响区域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 ,FDI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制度变迁的进程。西部地区应该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FDI ,进而通过FDI带动西部地区制度变迁的进程 ,最终形成FDI和制度变迁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0.
As the third summary report of ODP Leg 184 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nd the SCS basin. A multi-proxy approach, involving geochemistry, micropale-ontology, pollen and other analyses, was adop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paleo-climate events especially at 8, 3.2, 2.2 and 0.4 Ma. The new record indicates similar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 and South Asian monsoons, with an enhanced winter monsoon over East Asia being the major difference. The rich spectrums of monsoon variability from the southern SCS also reveal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low latitude ocean.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SCS includes the hemipelagic Oligocene sediments, implying the existence of deep water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arly seafloor spreading stage of the SCS basin. The four major unconformities and some remarkabl ediagenetic features in upper Oligocene deposits indicate the strongest tectonic events in the region. From a careful comparison of lithologies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minent differences i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betwee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CS were established only by ~3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