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65篇
  免费   1086篇
  国内免费   1844篇
系统科学   1651篇
丛书文集   674篇
教育与普及   1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5篇
现状及发展   142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2424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418篇
  2021年   509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1211篇
  2013年   1380篇
  2012年   1732篇
  2011年   1821篇
  2010年   1864篇
  2009年   1884篇
  2008年   2118篇
  2007年   1986篇
  2006年   1808篇
  2005年   1576篇
  2004年   1233篇
  2003年   846篇
  2002年   860篇
  2001年   817篇
  2000年   655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以 4-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重氮化 -偶联反应合成了 5 ,1 1 ,1 7,2 3 -四 (4 -苯甲酸 )偶氮基 -2 5 ,2 6,2 7,2 8-四羟基杯〔4〕芳烃 ,产物的结构经 IR、NMR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证 ,在有机介质中研究了它的吸收光谱性能  相似文献   
32.
本文分析了相对性原理与空间对称性的关系 ,指出物理规律不变性的破坏必然是时空空间的均匀性、对称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33.
平果铝高压溶出过程,结疤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生产带来的危害也很大。对结疤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生产中结疤的治理,强化氧化铝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波纹纤维混凝土的动力耗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曲线纤维的几何特点和受力性能 ,推导了波纹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在本构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动力耗散研究  相似文献   
35.
动态高精度回转工作平台是网络搜索和跟踪系统的多功能工作平台,受控制系统的作用实现水平回转和高低俯仰的精确传动和定位,并起支撑作用。文章重点分析高精度回转工作平台的方案和动态精度。  相似文献   
36.
根据硫酸站老厂房梁、板、柱与基础的破坏特征,考虑截面损失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厂房结构加固时,梁、柱与基础采用外包配筋混凝土的方法,板按新、旧混凝土板变形协调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这种加固方法经济可行,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37.
针对傅里叶-贝塞尔变换(FBT)难以估计和有效分离多分量LFM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k分辨-FB(k-FB)级数展开结合dechirp的信号分离与估计算法。在FB级数的基础上引入k分辨参数,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信号频率与级数的关系,证明了参数估计精度与k取值正相关。通过解线频调和k-FB级数计算,实现了信号分离重构和参数估计。在不同信噪比、信号功率比和k分辨条件下对信号的分离精度进行了仿真研究,并与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的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中水回用前景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中水及中水回用的概念,分析了目前中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密度测量实验中仪器的正确使用与巧读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验仪器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分别介绍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以及巧读数据的方法和步骤,指出并分析了实验教学过程中,在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物理天平及读数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和问题。  相似文献   
40.
针对基于MEMS技术的PCR微芯片温度控制难的问题,通过对该芯片的传热过程进行简化并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芯片内部的热传导和温度变化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利用CFD-ACE+软件对芯片的热传导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较高的升、降温速度。芯片在自行构建的温度控制系统下进行了热循环反应,对GUS基因成功实现了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