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16篇
  免费   605篇
  国内免费   928篇
系统科学   694篇
丛书文集   498篇
教育与普及   5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0篇
现状及发展   86篇
研究方法   41篇
综合类   1789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863篇
  2009年   965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1005篇
  2006年   831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650篇
  2002年   889篇
  2001年   815篇
  2000年   632篇
  1999年   792篇
  1998年   672篇
  1997年   620篇
  1996年   533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50篇
  1993年   370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高等院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论述了我们为高等院校教材管理所开发的一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法,由于本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稳定,工作流程清晰合理,并与用户熟悉的工作方式相一致,用户无需专业培训即可使用该系统进行工作等特点,因此,深受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32.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data, numerous algorithms have been designed to find functions of novel proteins.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algorithms is currently limited by some funda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1) the low a-priori probability of novel proteins participating in a detailed function; (2) the huge false data present in high-throughput datasets; (3) the incomplete data coverage of functional classes; (4) the abundant but heterogeneous negative samples for training the algorithms; and (5) the lack of detailed functional knowledge for training algorithms. Here, for partially characterized proteins, we suggest an approach to finding their finer functions based on protein interaction sub-networks or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defined in function-specific subspaces.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lessen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y properly defining the prediction range and functionally filtering the noisy data, and thus can efficiently find proteins’ novel functions. For thousands of yeast and human proteins partially characterized, it is able to reliably find their finer functions (e.g., the translational functions) with more than 90% precision. The predicted finer functions are highly valuable both for guiding the follow-up wet-lab validation and for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data for training algorithms to learn other proteins.  相似文献   
33.
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表义单位是词,因为词是“语言的最小的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对词汇搭配的研究是研究词的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搭配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二者也有共同之处。通过研究汉英词汇搭配中的某些现象,比较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旨在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规律以及语义范围等方面的特殊规律,对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测定了单斜ZrO_2纳米材料在各种粒度下的付里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发现随粒度的减小,大部分的谱线位置蓝移,而有些谱线的位置红移,同时在不同频段,有的强度增强,有的强度减弱甚至消失。研究了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城效应对其光学特征的影响,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了物理机制探讨  相似文献   
35.
分析空间四边平面加工过程中产生不共面的原因,提出了合理标注空间平面尺寸的方法并阐述了其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6.
利用UPS、XPS、AES、△φ和热脱附等方法,研究了室温、低分压下氯在C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以及它对氧共吸附的影响。氯解离化学吸附在铜表面上,其吸附过程包括初始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增加至饱和两个步骤。吸附引起铜表面轻微氧化,但表面没有重排,即使升温氯原子也没有进一步向下扩散,热脱附的唯一产物是氯原子。室温下,氯的预吸附降低甚至完全阻止了氧的接续吸附;而预吸附氧至饱和也不会阻碍氯的接续吸附,氯的接续吸附促使氧原子进入体相和铜原子向表层扩散。  相似文献   
37.
小麦群体连续选择效应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对由信谷核不育基因构成的异效群体内4个性状进行连续两轮歧化选择,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群体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群体的平均表现和变异程度未发明显变化;但群体分布状况有一定改变,尤其是每穗粒数的分布数化较为明显;株高和千粒重的有效因子数估计基本符合小麦遗传实际表现,每穗粒数的有效有效因子数估计略低,说明此性状遗传背景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38.
本文合成了1,3—二(正辛基亚磺酰)丙烷(DOSP),完成了1,3—二(正辛基亚磺酰)丙烷的四氢萘饱和溶液的反相纸层析的R_f图谱。  相似文献   
39.
1 实验部分1.1 原料及其规格(见表1)1.2 乳胶液的合成方法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ml三瓶中进行乳液共聚合,其反应温度为85±1℃。不同聚合方法和加料顺序如下。1.2.1 半连续加料法 乳化剂和水溶解均一后,升至一定温度,加入全部引发剂;继续升温,然后滴加全部AA和部分BA及MMA、St混合单体混合物;全部加完后再将剩余混合单体在1h内滴加完,保温一定时间,降温至40℃出料。  相似文献   
40.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examples from China, including those using ecological regulation strategies successfully to keep crop pests under control and those making more damages of crop pests caused by wrong cropping systems, crop distributions or extensive cultivation, were given and analyzed. From these, two pieces of experience were enlightened as follows: the first, the refoms of cropping systems and crop distributions must be beneficial to pest control or at least not increase the damage of crop pests; the second, we should furth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pests and cropping system/crop distribution, the basis for correctly laying down the ecological regul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